阅读历史 |

第3681章(1 / 2)

加入书签

一方面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电影相关的诸多技术,自己建工厂生产胶卷、放映设备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同时开设了多个电影拍摄小组,同时开拍多部各种题材的电影。

因为有钱,大明影业这边甚至于还准备建一所专业的影业学校,用来培育影视相关的人才,发展相关的技术等等。

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明影业原先仅仅只有几千员工,迅速的就扩张到了几万人,并且几万人的规模都还嫌人少,依然还在不断地扩大规模,大有形成一个崭新庞大产业的趋势。

当然了,不仅仅是大明影业在布局电影产业的各个方面。

这自古以来,只要是赚钱的买卖就不会缺少人,电影行业也是如此。

从电影上映开始,到迅速的火爆,场场爆满,立即就有人意识到了电影行业未来是非常有钱途的一个领域和产业。

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大明京津地区这里就成立了大大小小几十家影业商行,这些影业商行有的直接找大明影业这边购买版权,然后转手就去大明各地播放电影、收门票赚钱。

还有的则是学习大明影业这边,自己去拍摄电影,毕竟大明影业这边的版权实在是太贵了。

这随随便便的代理一个地区的版权,动辄都是几十万两银子的,这没点经济实力的人那是根本就玩不起。

即便是玩得起的,那也是要担心这能不能收回成本,是否有利可图。

细心的商人仔细的算了算,这拍摄一部电影的成本可能连十万两银子都不需要,不一定非得要学《霍去病大破匈奴》这种浩大的场面,普普通通的一些电影,演员不需要太多,场地、道具等等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再去请一些演员什么的,这也花不了多少钱,这算下来,估计着有个几万两银子就足够拍出一部电影来了。

何必花那么多的钱去赌,自己花钱去拍电影,到时候再和人一起合作将电影上映的话,这保管也是要大赚一笔的。

精明的商人很多,看到电影行业钱途的人也多,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不少的电影在筹拍。

只不过大家都是新手,各个方面都不太懂,也都是新手,这拍摄的进度什么都是让人非常的不满意的。

尤其是很多人事先准备不足,这拍摄出来的电影什么就完全不行,根本就没办法和《霍去病大破匈奴》相比,拿都没办法拿出手来。

所以一直到了快要到炎黄历1751年(正德三年)年底的时候,这大明影业准备同时推出三部电影的时候,其它影业商行都还没有推出自己的电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