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2 / 2)

加入书签

毕竟《史记》是西汉年间才成的后世史书,但真正的历史上吕不辰的名号断然不可能是“齐哀公”。

根据历史帝号王号的规律来判断,“哀”最多只能是死后周王强行给他安上的谥号。

毕竟不管是谁在起名字的时候,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名字里面用上“哀”这么丧的字眼。

何况在他前面的几位齐王都已经为他打好了样子,齐丁公、齐乙公、齐癸公……用的都是从十天干中的挑选出来的字,到了他这里忽然就来了个“哀”字。

这未免也太突兀了,就好像“鼠、牛、虎、兔”依次排列的时候,后面忽然有人接了个“恐龙”一样,这人脑袋绝对有问题。

除此之外,“烹杀”齐哀公?

“烹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受刑者将会被去除衣物,投入近如人高的大锅,并将锅下的柴薪点燃提升水温进行烹煮,刑罚的结束受刑者已经被煮得骨肉分离了。

甚至当年周武王讨伐纣王帝辛的时候,还将这种刑罚当做了纣王暴政的理由之一,。

结果才立国一百多年,周夷王姬燮便敢像纣王帝辛一样因为听信他人谗言,对建立周朝时最大的功臣姜子牙后人、并且还是一国之君动用“烹刑”?

何况周夷王在位时,周王室已经处于衰落阶段,有些诸侯已经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

而那时齐国则已经成了众诸侯国中的大国,面对如此离心离德的君主,齐国竟会没有任何反应,就这么默默的承受了一切?

这些疑问,于吉整理出来的《齐史》中,终于给出了一些解释……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古禁术!

齐哀公原来还真不号齐哀公,而是“齐壬公”。

这个“壬”字其实是取自登基当年的年分。

在春秋时期上,十天干指的就是年分,而十二地支指的则是月份。

只不过自齐哀公之后,周夷王将他的继任者吕静立为“齐胡公”,这个传统也就不再沿用了。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毕竟天干只有十个,十年一个轮回,这就很容易造成后来的继任者与先王们王号重复,非常有改变的必要。

不过这并不重要,吴良更关心的还是齐哀公吕不辰被周夷王“烹杀”的真正原因。

这部《齐史》中记载,吕不辰被周夷王“烹杀”确有其事,不过却并非是因为纪国国君进了谗言,而是吕不辰咎由自取。

《齐史》中说,吕不辰修习了一种叫做“厌魅”的古老方术。

所谓“厌魅”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诅咒方术:“刻木为偶人,昼夜于日月醮之,祝诅于上。”

这玩意儿与后世的“扎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厌魅”用的是小木偶罢了,施咒者在小木偶上写下被诅咒之人的名字与生辰,再经过极为神秘而又复杂的施法之后,在小木偶上面钉钉子便能够令受咒人承受响应的痛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