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5章(2 / 2)

加入书签

所以玉石出现在这里一点都不令吴良感到奇怪。

至少在天朝,从死人身上抠出来的“九窍玉”肯定是没有市场的。

这时候人们对“文物”并不怎么追捧,再加上如今的人们普遍信奉鬼神,对这种怎么想都不吉利的东西更是避之不及,非但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价值可言,还非常容易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因为能够使用“九窍玉”下葬的墓主无疑都是地位崇高的王侯将相。

也就是说这些“九窍玉”绝大多数应该都是从王侯将相的墓中扒出来的,这就等于掘了统治阶级的祖坟,统治阶级若是对此无动于衷,难道就不怕自己死后也落得一个曝尸荒野的下场么?

也是因此,盗墓在这个时代可是重罪,只要被抓住便难逃极刑。

相比较而言,后世的法律对盗墓贼已经十分仁慈了。

令真正他感到惊奇的是,这些玉石都从死人身上扣出来的“九窍玉”,而且还是如此庞大的数量,这究竟是什么人又从哪里搞来的,这放在任何时候恐怕都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说不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啊……

“这……”

吴良忽然想到,或许也正是因此,这些“九窍玉”才会运到这个地方来。

因为这玩意儿在中原是没有市场的,同时还很容易引来杀身之祸,可若是运到丝绸之路上,便有机会利用信息差,将其卖给一些个从别处远道而来、对玉石虽有一知半解、但却并不了解“九窍玉”究竟是什么东西的商队。

但这依旧不能解开吴良心中的一个疑惑,他非常想搞清楚这个比他厉害许多的“同行”究竟是什么人。

带着这样的疑惑,用“金刚伞”拨弄着堆成一滩的“九窍玉”,希望能够从这里面找到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这或许能够为他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线索。

很快,他便在里面拨出了一块与众不同的脂白色玉板。

玉料可能是和田白玉中十分名贵的羊脂白玉。

吴良虽对玉石有些了解,但其实也仅仅只是入门的水平,并不像那些专家那么深入。

反正据他所知,后世考古界发现的名贵白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羊脂白玉,这种白玉产量稀少价值很高,只有真正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使用。

这块脂白色的玉板宽约有三寸,长度的话……倒有点不太好说了。

目前来看这块玉板大概有个一尺来长,但它的一端有着十分明显的断裂痕迹,也就是说现在吴良见到的这块玉板并不完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