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4章(2 / 2)

加入书签

而若是大禹没有受到举荐继续治水,那么后续的计划便全都无法实施,因此此事对于“鲧”来说定是重中之重;

第二件事则是联姻“涂山氏”。

正是“涂山女娇”出生的“涂山氏”,这其实有一件很值得深究的事情,因为据史书记载,大禹与“涂山女娇”的婚姻那是入赘。

大禹为何要入赘“涂山女娇”?

因为当时以“鲧”为首的有崇氏部落已经受到了毁灭性的镇压,大禹虽未必成了孤家寡人,但也早已没有了“鲧”当年的地位与声望。

而当时的“涂山氏”却是东夷诸多部落中极少数没有以舜帝为尊的强大部落。

这种情况下大禹要迎娶“涂山女娇”,甚至可能无法给“涂山女娇”提供丰衣足食的安稳生活,因此只能选择入赘。

但若是站在“涂山氏”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话。

面对这样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穷小子,并且还是遭人唾弃的罪臣之后,“涂山氏”为何要选择接受呢,难道就只是因为“女大不中留”么?

何况后来大禹担任司空治水的时候,“涂山氏”还给了他不少的支持。

再加上甚至大禹继位建立夏朝的时候,还特意在涂山举行了著名的“涂山之会”,可谓给足了涂山氏面子,令涂山氏风头一时无两。

在这件事中。

“涂山氏”远见实在过人。

就好像他们一早就知道大禹拥有治水的能力,一早就知道大禹将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般。

如果“涂山氏”身为狐族拥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这件事自然能够解释的通。

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本事,却甘愿将整个部落的族运寄托在大禹这个罪臣之后的穷小子身上,这就很有问题了……

不过这个问题倒还有考证的机会。

回头可以向甄宓打探一下,只需了解过这段婚姻的始末,“涂山氏”的长辈在这段婚姻只中起了什么作用,便可以得出一个相对确切的结论……

……

除此之外。

吴良认为“丹朱”的这段自述式的记载可能还漏掉了最精彩的一部分。

史载尧帝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舜帝之后,又过了多年方才去世,而在尧帝去世之后,“丹朱”曾短暂夺回了地位,逼的舜帝不得不避到了南河之南,也就是当年舜帝命禅位之后的尧帝前去养老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