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8章(2 / 2)

加入书签

自董卓被吕布刺死之后,就变成了王允与吕布共同把持朝政,然而没多久,王允与吕布之间就出现了嫌隙,再也无法同心同德。

最终李傕与郭汜等董卓旧部卷土重来,王允与吕布貌合神离,已经成了乌合之众,竟无法抵挡凉州兵的进攻,最终落得一个王允被杀,吕布不得不似丧家之犬一般逃出长安的结果。

接着便是李傕与郭汜共同把持朝政。

然而没过多久,这两个曾并肩作战的人也反目成仇,率兵相攻交战数月,打了个两败俱伤,如此献帝才有了这次东逃的机会。

结果就在他暂时住在安邑的这段时间。

护送他的诸位将领刚与李傕、郭汜等追兵激战损失惨重,本该是共同抱团取暖的时候,却又已经各自出现了嫌隙,一个个剑拔弩张随时便要开战,若非曹老板来的很是时候,这些手下只剩下少则几百、多了也就一两千的将领恐怕也已经打了起来……历史上便是这个结果,韩暹很快便率兵偷袭董承,董承跑到了河内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而现在曹老板带着吕布前来“勤王”,献帝又在拉拢吕布压制曹老板。

这何尝不是在离间曹老板与吕布?

若吕布受命献帝,曹老板心中必定不满,再加上他从来不曾忘记吕布前面两任义父的下场,本就对吕布有所防范。

这种情况下,曹老板若是不做些什么,那就不是曹老板了。

而吕布当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手下的高顺与张辽等人也不是吃素的。

如此互相攻伐起来,曹老板就算真灭了吕布,也必定大伤元气,只怕几年都未必都能够缓过劲来,重新回到如今的声势。

甚至在历史记载中,“迎献帝”这件事在曹营内部亦是发生了争执。

最终曹老板听从了荀彧的意见,才排除众议选择了走了“挟天子以令不臣”这一步,甚至就连之后将献帝骗去许都方便曹老板控制也是荀彧的意思,这些事足以看出荀彧那时忠心的一定是曹老板。

但到了后来大势已定,荀彧的“忠心”却莫名消失了,莫名的在一些事情上开始反对曹老板,最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以前吴良认为这是因为荀彧其实忠心的是汉室,荀彧此前只是想借助曹老板的力量去匡扶汉室。

但现在见到献帝,看到献帝的表现,吴良忽然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觉得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献帝。

为什么所有人只要到了他身边都会与同伴反目,哪怕是最亲密的盟友也不能例外?

这其实自然不可否认一定有争权夺利的因素,可再仔细想一想,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这些权力与官职不都要通过献帝来册封么?

若是只有部分人与盟友反目,那或许还可以说是偶然,但若是所有人都不曾例外……

吴良便不得不怀疑这个看起来年纪尚小、又人畜无害献帝在其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何所有的联盟在他身边都是如此的不牢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