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2章(2 / 2)

加入书签

“我也说不好,只是隐约听有人说起,只要沿着那‘仙山’出现的方向一直走,当看到黄河的入海口时,便距离这座‘仙山’不远了。”

妇人做回忆状认真的对吴良说道,接着又郑重补充道,“不过我还听说,这座‘仙山’极为凶险,多年前曾有二十个村民一同前去寻找‘仙山’,虽然最终找到了,但却只有一个并未进山的人活着跑了回来,后来村里又去了一些人前去寻找他们的尸首,最终又是只有两个没进山的人回来,后来便再也没人敢再提寻找仙山的事……因此与其说村里那些人是在祭拜那座仙山,倒不如说是在祭拜死在那里的祖先。”

第八百一十九章 诡异的眼珠子

“黄河的入海口……”

据吴良所知,后世的黄河入海口是在渤海与来州湾的交汇处,但这个时代黄河的入海口究竟位于何处便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首先据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后世的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而位于渤海与来州湾交汇处的入海口,其实是1885年那次黄河决口改道而来的。

其次与后世沿海地区的繁荣不同,目前的黄河下游沿海一带,因为时常受到黄河决口与海洋气候的威胁,这片区域基本属于三不管的无人区,甚至就连以打渔为生的渔民都很少见到。

如果吴良没有记错的话,北至后世的天津一带,南至目前的乐安国边境,都属于这片区域的范畴。

这片区域既不属于幽州,也不属于青州。

没有任何城镇,没有任何政治与军事力量,甚至大汉宁愿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建立都护府,也没有将这片区域纳入自己的疆土之内。

这种情况之下,丘莲所说的这座“仙山”便有了不为人知的条件。

不过吴良可以确定的是,后世这座“仙山”肯定已经不存在了,否则这样一处有可能修建于先秦时期甚至是上古时期的古迹,必定会在考古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仙山”令那些村民有去无回的原因,则还有待进一步加以考证。

好在黄河的入海口乃是一处极易寻找的地标,因此这座不为人知的“仙山”也并不难找。

现在唯一的问题便是,这座“仙山”是否与“扁鹊”组织有关,是否值得他耗费如今对他与瓬人军骨干而言弥足珍贵的时间前去探查,毕竟他们只剩下了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此去一来一回预计最起码也得历时半个月以上,若是不能取得重要进展的话,他这个决定便是在浪费自己与大伙的生命。

如此沉吟片刻之后,吴良还是有些犹豫,只得继续向丘莲询问道:“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

“回公子的话,我知道就只有这些了。”

丘莲摇头说道。

“既然如此,你便先与孩子去歇息,若是再想起什么三门村独有的秘事,再来告知于我亦是不迟。”

吴良微微颔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