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2章(2 / 2)

加入书签

吴良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至少后世考古界在查阅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初九黎国虽然掌握了铜的使用方法,并制造出了最早的金属兵器,但他们的铜主要是来一些来自富铜地区天然形成的“自然铜”,而并非自己使用提炼技术从铜矿中提取出来的铜。

另外一些相关的史实也可以左证。

比如当黄帝击败蚩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铜器也并未得到普及,试想倘若九黎国果真掌握了炼铜的工艺,这可是战略级别的技术,黄帝又怎会不将其牢牢抓在手中呢?

除非黄帝还有别的心思,比如彻底垄断从九黎国得来的炼铜技术,只用这种技术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从而对治下的各个部族形成压制性的优势,进一步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但这种说法也不太说得通。

因为天朝最早的相关青铜器的记载只到尧舜时期,而后世发现的青铜文物也都在这之后,就算黄帝若是掌握了这项技术,哪怕实施了技术垄断的策略,他与自己的嫡系部族总归也是会留下一些铜器的吧?

而事实则是,那个时期发现的文物还全都是陶器与骨器……

至少在吴良穿越之前,后世考古界通过目前已知的发现普遍认为,大禹建立的夏王朝才是青铜冶炼技术的萌生期,而在那之前就算有利用铜的记载,也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铜。

不过说起大禹和夏王朝来……

“宓儿,相传禹帝将天下划为九州,命各州献上青铜铸造九鼎,据你所知这件事是否真实发生过?”

吴良回头看向甄宓这个亲历者问道。

“铸造九鼎的启儿,与文命并无关系。”

甄宓低垂着眼眸,神色澹然的道。

她口中的启儿自然是夏启,也就是涂山女娇与大禹的儿子,如果不算大禹退位之后出现的夺位之争与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的经过,他便可以算是第二任夏王。

“那么你可说得清楚当时的炼铜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吴良接着又问。

“说起这个嘛……”

甄宓回忆着说道,“这方面的技术妾身不是太懂,不过那时铜的产量还十分低下,因此比如今的黄金还要珍贵,另外据妾身所知,当年启儿铸造九鼎所用的铜,乃是合九州贡献之铜才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最后就只铸出了那么一个大鼎而已。”

“一个大鼎?不是九个鼎么?”

吴良面露疑色,但率先发出这个疑问的人却是于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