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4章(1 / 2)

加入书签

“光是威楚府一地,只怕短时间内,便会被高贼所灭!”董羡道。

慧远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董羡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但转眼之间却又是狂喜,站起身来,拱手道:“既如此,老夫立即便动身前往威楚府。”

“需要贫僧助一臂之力吗?贫僧愿亲自送太师出去。”

董羡摇头:“董氏再无能,逃出善阐府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可闪身而出,看着董羡离去的背影,摇头道:“都是些老狐狸啊!大师跟他说了些什么?”

慧远微笑道:“我告诉他,大宋不会坐视高颖德造反,到时候,如果他董羡能在威楚府弄出些动静来,那么贵州路,广南西路上必然会出兵牵制住大理边军,让他们无法返身来助高颖德。”

“如此一来,大师这有道高僧的名头可就保不住了!”吴可笑道。

“谁都不是蠢人,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慧远道:“势到了,所有人明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但却还是只能身不由己的走下去。”

吴可恍然:“难怪一年前,您让刘凤奎过来,刘凤奎在皇城司中也是有名之辈,高颖德自是知道他的。”

说到这里,吴可不由得笑了起来,“刘凤奎现在倒成了您的一张护身符了,不过这家伙心思难测,也不是一个善茬呢!”

“高颖德现在造反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得到大宋的承认,只要大宋承认了,他才算坐稳了位子,所以,他不会动我的。他要留着我和皇城司这条线好与汴梁打交道!而萧抚台那里,以高颖德的聪明,自然明白迟早会有一战。”

“所以,高颖德会与汴梁达成某种交易?”吴可问道。

慧远点了点头:“萧抚台终究是朝廷心中的一根刺。如果以承认高颖德来换取萧抚台的覆灭,我想朝廷是愿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凤奎到了大理之后找到了高颖德,两人立即便一拍即合呢!”

“所以说,高颖德一旦登基,立即就会发动对贵州路的战事,而汴梁,也必然会配合其行事。”吴可的冷冷地道。

“正是如此!”慧远点头:“所以高颖德哪怕要行大逆之事了,此刻在边境上的大军仍然没有调回,善阐府也只有万余兵马控制局面。”

“光是董羡在威楚府起兵可不够!”吴可皱起了眉头:“腾冲府这些地方隔得太远,又存了隔岸观火之心思,三十七部中一大半都为高颖德所收买……”

“所以在调了你过来!”慧远道。

“高颖德若死,则整个局面便将天翻地覆。”吴可沉声道。

“高颖德必须死在一个极为恰当的时候,早不得,也晚不得!”慧远道:“而且这件事情,必须是由董氏来完成。”

“做这样一个局,并不难!”吴可掀了掀眉,“关键是动手的地方我们怎么进去?高颖德一旦造反成功,那可就是皇帝了,我们如何接近他?”

“别忘了,我是得道高僧。”慧远笑咪咪地道:“还有刘凤奎这位皇城使也可以利用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