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1章(1 / 2)

加入书签

苏州福安寺。

晨钟刚刚敲响,一众僧人们正聚集在大殿之中开始他们一天早课的时候,一支军队全副武装地抵达了这里,第一时间驱散了前来上香祈福的信众之后,一名军官伸脚轰隆一声,踢开了大门。

福安寺因为与伪齐、辽国勾结被查抄。

方丈圆空及以及诸多首座尽数被逮捕入狱,其余和尚则被没收度碟,勒令还俗。

寺庙田产尽数被没入发卖,所得用以赔偿在此次暴乱之中枉死的百姓。

官府连寺庙本身都没有放过。

佛像被推倒,连金粉被刮了下来没收,随后这间占地上千亩、风景优美的寺庙被官府宣布没入官中,将在这里建成苏州新的官学,以供学子学习。

这一操作,立时便把本来想替寺院说几句话的当地读书人的嘴也给牢牢地堵上了。

说起来,苏州的官学还真是破败不堪了,冬天冷死人,夏天热死人。

能在福安寺这样如画的地方读书吟诗,倒也美得很。

至于和尚嘛?

嗯,福安寺也没有和尚了。

苏州府新上任的知府办事雷厉风行,逮捕圆空等人不过两天之后,便审决。

一众勾结伪齐、辽人的败类,被押赴菜市场直接处死。

当日,一共处死人犯数十人。

“抓到那个策划这一切的辽人了吗?”亲自到场观看了斩刑的胡杞问着罗信。

罗信遗憾摇头。

“只是查到了这个人的身份,此人叫孙淳,辽国汉人,进士,是辽国承天皇太后的亲信,现在负责整个辽国的谍探。可惜啊,此人早已遁去了,这人可真是一条大鱼啊,可惜被他溜了。吴可、刘凤奎两人都被首辅骂得狗血淋头呢!”

“是该骂!”胡杞没好气地道:“这么一条大鱼溜到了我们大宋境内搅风搅雨,他们竟然一无所知,每年给他们这么多的国帑,他们都用到了何处?”

罗信笑道:“吴可被骂了之后恼羞成怒,决定亲赴辽国,在那里跌倒的,他想在哪里爬起来。”

“他要是也能在辽国掀起一场叛乱,我这监察院正卿的位子,让他来坐又有何妨?”

“郑公言重了,吴可这个人啊,您要他到场面上来的话,那差不多就是沐猴而冠了。监察院的掌旗啊,眼下除了您,还真没有另外一个人撑得起来!”罗信笑着捧了胡杞一句。

这个人虽然时不时地便找首辅的麻烦,但有时候,又是一把极好用的利刃。

太湖,上百条战船迤逦前行。

正中间的旗舰之上,石从明全副披挂,目光炯炯地盯着烟雨朦胧的太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