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1章(2 / 2)

加入书签

大宋与现在的辽国相比,无疑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

但只要小弟弟足够坚挺,就像是一枚倒立在地上的锋利的铁钉,辽国这只庞大的天残脚在踩下来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考虑会不会被铁钉子将脚扎一个对穿。

萧诚现要要做到的,便是这一点。

然后,才能谈到北伐。

中国历史之上有很多被吹嘘的盛世,可即便是这些盛世,也是有着大批的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

粮食,永远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所谓的丰收,也不过是一隅之地而已。

放眼全境,眼下出产的粮食,还远远不足。

别看眼下江宁附近的数十个大仓里都装得满满的,粮价也被压回到了不到十文钱一斗,但在很多较远的地方,照样有人吃不起。

因为道路交通的原因,即便有粮,也运不过去,运过去了,价格也上涨到穷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

穷山恶水出刁民。

吃都吃不饱了,要饿死了,不造反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粮食,一直便是萧诚最为关注的点。

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改良更多的农作物,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农为根本,无农不稳这些经验,是历朝历代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是江南之地,因为丝纺织业的利润太大,大量的农田被改成了桑田用来种植桑叶,养蚕纺丝织绸,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了。而江南缺粮又会推高整个大宋的粮价,所以萧诚只能将把目光盯上两湖,两广。

湖广熟,天下足,萧诚可是牢牢记着这几句话呢!

只是眼下湖广虽然已经在被大力开发了,但是距离他想要达到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个目标,可还是天差地远呢!

比起北方那些豪绅权贵们拼命地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地不同,在这些地方,其实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开垦出来。

这些地方现在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丁。

所以现在萧诚在这些地方的土地政策就是,鼓励大家开荒。

鼓励有钱人家以大农庄的形式来占有这些土地。

大宋的农业税,一直都很低。

十抽一而已。

到了萧诚掌权时代,农业税便以亩为单位给固定了下来。

一亩二十文的农业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