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0章(1 / 2)

加入书签

而现在,他们只需要守一座桥而已。

敌人再多,一次也只能上来几十个。

要是来得多了,布置在两岸的弩机,便会让他们领教一下什么叫送人头。

唯一要命的是,敌人太多。

半天厮杀,无休无止。

即便是轮战,张任也感到很疲倦了。

现在他们只是希望,援军能早点来。

从发现辽军开始,他们便派人出去求援。那家伙带了一匹马,两头骡子狂奔而去。

睢县这一战,注定将会载入史册。

因为这一战,是正儿八经的大规模的火器被运用到了战场之上。

虽然这些火器都还只能说是最为原始的东西,但却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在作战双方都见识到了热武器对于作战的巨大作用之后,对于威力更大的火药武器的追求,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之上推动他的发展。

特别是当两个当世最大国都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急务,并且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的时候就更是这样了。

第六百五十四章:升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之上,游牧民族在与农耕民族的战争之中,占便宜的例子数不胜数,短暂的接触战之中,农耕民族鲜有能够击败游牧民族者。

但如果把两个种族的战争,放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放在一场长时间的对抗,绞杀之中,最终获胜的,基本上都是农耕民族。

这种特质,是基于两个种族深植于基因之中的本性所决定的。

游牧民族拥有更强大的机动性,来去如风,他们所有的财产,都可以放置在马背之上。他们以放牧为生,经常地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灾难的袭击,一旦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便会骑上战马,拿起马刀去抢掠。

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战斗基因,深植于他们每一个人的骨髓和血液之中。

但这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永远占据着选择战场的权利,所以他们缺乏死战到底的决心和韧劲。

打不过,就走。

去寻一个打过得的软柿子捏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对于农耕民族就不一样了。

他们所有的财产,都根植于他们所栖身的这片土地。

所以面对侵略的时候,他们有决一死战的勇气与毅力。

辽国虽然立国几百年了,国内农耕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国族契丹族从本质之上,仍然还是游牧民族的心态。

卢本安这样本来出身于幽燕世家的汉人,但一辈一辈的下来,他们也慢慢地沾染上了这样的心态。

平素并不显现,但在这样一场双方都死伤惨重的大绞杀之中,却是一下子暴露无遗。

卢本安没有想到对面的火炮拥有如此大范围的杀伤力,而高迎祥也没有想到对面也拥有了在本质上与他们一样的火药武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