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0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也为以后的政争奠定了基础,也算是延缓了大宋政争的传统。

所以,他们这一派除了准备积蓄力量来发动下一次斗争之外,现在倒是与萧诚至少在明面之上相处甚欢了。

“没钱怎么成啊!”萧诚摊摊手,道:“从今年开始,三年之内扩军十万人,每一个士卒连装备带花费、饷银,至少需要一百贯吧,这十万人,就是一千万贯,整个军队的花费,在三千万贯左右。这朝廷文武百官的薪俸可不低吧,你能欠他们的钱吗?欠了,还有人给你干活吗?别的还不说,单这两项,朝廷一年的收入,就被占了七成往上走了,你们瞧瞧我那案头之上,有几本奏折,不是来找我要钱的?徐尚书,你心里最清楚吧?”

徐向奇哈哈一笑,“这倒是,徐某人愿意不要薪饷,将这钱捐给朝廷。”

“你可拉倒吧!”萧诚哧之以鼻,这家伙是唯恐天下不乱:“你不要钱,让你户部其他人咋办?响应你的号召?你不靠薪饷吃饭,其他人一家老小可都还指望着这个呢!”

见萧诚不上当,徐向奇便抿嘴不言。

今年是施行新政的第一年,各项新政的效力虽然开始显现,但相比起巨大的花销,还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还有一个月才过年,但今年的岁入却是基本上统计出来了。

全年的财政收入,六千万贯。

说实话,这个数字,已经让徐向奇很震惊了。

当然,相比起萧成的野望,这个数字的确还远远不够。

三年之内,萧诚想让朝廷岁入超亿贯。

这在徐向奇看来,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目标。

军队实在是太花钱了。

那就是一个吞金兽。

这也是江南一派与萧诚一派的根本矛盾点所在。

军队都是萧诚的亲信把持,他是绝不会亏了军队的,而主张北伐的他们,又不断地在扩军备战,这都要花钱。

江南一派认为,只要不北伐,偏居南方一隅,以守为主,那大家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过呢!

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去过穷日子呢!

与辽人对悍,看不出有多大的胜机啊!

倒不如扎牢篱笆,加强自身防卫,然后与辽国人谈判,了不起跟过去一样,给岁币嘛!

多给一点也无妨。

只要不养这么多的军队,那一点点岁币算个啥啊!

当然,政争的失败者们,现在是没有资格再提出异议的,除非萧诚遭遇到了重大失败,才有他们重起的日子。

正是因为有这个目标,所以眼下大宋官员的考公,便是钱字当头了。

在徐向奇看来,萧诚这个钱相公,每日想得唯一一件事,就是怎么搞钱。

为了搞钱,他已经不顾体面,无所不用其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