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1 / 2)
“贾逵贾梁道?”
“他是河东襄陵人,很年轻,你可能不认识。”
臧洪有些不以为然。河东无大族,这是士人之间的共识。一个河东人,而且很年轻,却能得到荀彧如此器重,未免儿戏。
看来荀彧也有些名过其实。
臧洪本来还有留在河东的心思,此刻却不再考虑。雁门户口虽好,兵马越多,将来与袁绍交战的机会也多。
臧洪在安邑住了一夜,随即起程。
荀彧建议他放弃坐车,选择乘马。由此向北,山地渐多,坐车多有不便。
陈容有实际经验,也劝臧洪乘马赴任。
臧洪想到自己到雁门上任,不可避免地要与骑兵打交道,便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他的父亲臧旻曾任使匈奴中郎将,率兵出塞,他从小练习骑射,家中常备马匹,骑术还是不错的。
荀彧为臧洪提供了两匹马。
天子北疆大捷,缴获了大量的马匹,送了一部分到河东来,充作邮驿役使。太守府也留了一些,平时向各县传送命令,都是乘马,速度比人快上数倍。
臧洪重新上路。
想到荀彧说过的话,臧洪便留意观看沿途风土人情,看看安邑的治理情况离王道还有多远。
安邑城北的涑水两岸有大片的耕地,正是盛夏季节,地里的麦苗长得很快。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男女,除了在田野中劳作的农夫外,还有牧牛放羊的小牧童,水边还能看赶鹅赶鸭的半大孩子。
臧洪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半大孩子中不少人都带着书简,或是插在腰带里,或是挂在牛角上,或是捧在手中。有的孩子虽然没带书,嘴里哼唱、吟诵的却是一些圣人教诲。
有《论语》的,有《孝经》的,还有《孟子》的。
臧洪多少有些意外。《论语》《孝经》是常见的启蒙书,《孟子》却不是,读《孟子》的大多是有一定基础,专心向学的士子,并不适合初学的蒙童。
带着好奇心,他向一个大声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少年打听,这才知道《孟子》是河东诸学堂的启蒙教材之一,授课的是太仆赵岐的弟子。
臧洪见过赵岐。赵岐奉诏安抚关东,劝袁绍、公孙瓒罢兵时,臧洪与他有一面之缘。知道他对《孟子》下了不少功夫,只是知音不多,想不到如今在河东找到了用武之地。
臧洪很是好奇,决定经过太原时,去拜会一下赵岐。
荀彧对他说过,赵岐已从关东返回,正在太原。
经过绛邑时,臧洪想到荀彧对绛邑令贾逵的赞许,决定在绛邑留宿,顺便打听一下贾逵其人。
在驿舍住下,臧洪便召来驿长,问起贾逵。
驿长回答了几句,离开时,顺口问了一句。“足下是从关东来么?”
臧洪也没多想,点头承认。
驿长离开,臧洪就座用餐。还没等他吃完,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有人将他住的院子围了。紧接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甲士。
驿长也跟了进来,伸手一指臧洪。“贾君,就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