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7章(2 / 2)

加入书签

“我?”蔡琰连连摇头。“不敢当,不敢当。”

“姊姊虽然不好权谋,但你以新视角检读史书,不求权谋而权谋自现。所谓权谋,本来也不仅是指阴谋。权者,权衡也。谋者,筹划也。通晓了这个道理,用阳谋更能无往而是不利。”

“啧啧。”蔡琰连连咂舌。“怪不得你们姊妹一个取名为权,一个取名为衡,原来用意在此。你兄长的名字是谁取的?可不怎么样呢。明明一个隐忍自守之人,偏偏取名为耀,取字伯阳。”

袁衡红了脸,推着蔡琰就往外走。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来到御帐。

到了门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旁发呆的苑珪。

苑珪带着视富贵如浮云的高傲姿态而来,本以为可以在天子面前表现一下隐士的高洁,没想到天子不仅没打算委任他为官,还要剥夺他的孝廉之名,有点懵。

出帐之外,有卫士让他在这里等一下,他也没多想,就失魂落魄的站在这里。

蔡琰、袁衡并肩走来,他也没反应过来。

按理说,虽然他不认识蔡琰,看到袁衡,也应该知道这就是天子刚才要见的令史。可是他心态已经崩了,神不守舍,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相反,看到两个年轻女子并肩而来,有说有笑,他还露出了一丝鄙夷之色。

蔡琰看得真切,不由得面色一冷。

第九百一十三章 滴水穿石

蔡琰进了帐,向刘协行礼。

刘协示意她入座,随即说明来意,想让她查一查谁是苑珪的举主。

蔡琰问清苑珪为孝廉的时候,随即说道:“按时间来算,可能是会稽杨璇杨机平。他在中平末为渤海太守,有机会举苑珪为孝廉。”

紧接着,她又说道:“陛下处罚苑珪即可,为此追究杨机平,既不合适,也不能。”

“为何?”

“杨机平是先帝也曾感到惋惜的能臣,而且他已经死了。”

刘协来了兴趣,让蔡琰说说。

蔡琰讲起了杨璇的故事。

当年她随蔡邕在江东寄寓的时候,就听说过杨璇及其家族的故事。

杨璇是会稽乌伤人,原籍何东。在光武中兴时,他的高祖杨茂随光武征伐,因功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三世后,因罪国除,杨氏子弟就在乌伤安家。

杨氏以功封侯,多出能臣。杨璇的父亲杨扶曾任交阯刺史,是知名的能臣。杨璇的兄长杨乔为尚书,也多次上书言事,给孝桓帝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孝桓帝见杨乔不仅有干,而且相貌出众,就想让公主下嫁。杨乔不肯,却无法改变孝桓帝的主意,最后竟绝食而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