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1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头两代的和平教徒可能思想顽固无法改宗,可一旦他们死了,葡萄牙对年轻群体下手就容易多了。

二三十年内,印度独立但是仍然贫穷,果阿的居民见到次大陆没有改观,估计也不会有和印度人合并的想法了。

事实上,到了二十一世纪欧洲国家寥寥无几的殖民地当中,当地居民均拒绝独立。

不愿意脱离宗主国的管辖,因为独立浪潮已经过去了,新独立国家仍然穷困潦倒,反而作为直接殖民地的居民,生活比周围的邻国好,那还独立什么?

波多黎各、法属圭亚那就是这种例子,死活都不愿意从美国和法国独立,人家是光荣的美国公民和法国公民。

艾伦威尔逊觉得只要顶住个三四十年,到时候剩下的殖民地估计都会反对独立。乐于成为宗主国的光荣公民。

从这个角度来讲,头两代的顽固的和平教徒,是葡属果阿的重要思想屏障。他希望佩德罗能够明白这一点。

第270章 他们宁死不降

艾伦威尔逊也提及了现在英属印度的困难,双方可以先把密约的内容定下来,但是签署还不用这么着急,稳妥才是大家追求的事情。

这绝对不是推卸责任,艾伦威尔逊竭力让佩德罗明白这一点,美苏对殖民帝国的整体危害性,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全体有殖民地的欧洲国家。

所以帮助葡萄牙就是帮助英国自己,艾伦威尔逊只是希望果阿地区的未来更加的确定。

确定的成为葡萄牙的海外省,“不出意外的话,英属印度成为两个国家的未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只有自欺欺人的人还在蒙蔽自己。或者说他们其实心里清楚,但是不愿意承担责任,故意装作不知道。”

艾伦威尔逊说的人其实就是国大党领袖甘地,早在一九三八年阿里真纳就已经被穆盟公开宣布是全印和平教徒的伟大领袖。

二战时期因为国大党给大英帝国添堵,英国转而支持穆盟的诉求专心应对世界大战,把国大党撇在了一边,所以国大党在同盟国占据对轴心国优势之后,又转变态度拉拢穆盟。

在期间的国大党拉姆格大会上,甘地宣称和平教徒有“在印度联合家庭中分离的权利”,在成人公民权的基础上设立立法会议,允许和平教成员决定是否希望独立或作为一个“联合家庭”的一员。实际上,甘地已经承认了穆盟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的权利。

这似乎也没过几年,甘地不会就忘记了当初拉拢穆盟时候的承诺?忘记是肯定没有忘记,不过反悔是肯定反悔了。

以现在的态势两个宗教分离,果阿距离和平教聚集区都很远,果阿的和平教徒就是没娘的孩子,绝对比果阿的基督徒可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