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9章(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在丘吉尔的三环外交破产,苏伊士战争结束之后,英国被美国逼着加入欧共体,除了被戴高乐羞辱之外,剩下就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凉了。

相比二战时的新加坡基地沦陷,英国申请入欧的举动,对英澳两国关系构成了更加根本的冲击。澳大利亚甚至谴责英国这一行为不道德、不诚信。

在堪培拉,帕梅拉蒙巴顿举办了一次花费颇大的酒会,对应邀而来的澳大利亚本地精英,表达感谢,随后说出了一番很拉好感的话,“如果再有一次战争,我也要参军保卫澳大利亚。”

在酒会上,帕梅拉蒙巴顿就把新加坡战役英军的丢人表现,归结于丘吉尔的微操。同时表明了欧洲再好,也比不上澳大利亚血浓于水。

至于拉好感,则提及了王室和贵族阶层是欣赏澳大利亚的,因为澳大利亚是犯罪者的移民地,以贵族身份这样说,会让澳大利亚人有受重视的感觉。

贵族阶层对丘吉尔的恶感是真的,只不过和澳大利亚无关,完全是因为贵族阶层在世界大战当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那都不仅仅是一个遗产税的问题,战前很多英国公司的持有者是贵族。

但因为在世界大战中,丘吉尔要战斗到底,在罗斯福的强势下,租借法案对英国极其不利,导致大批贵族所拥有的公司,在丘吉尔的压力下卖给了美国。

美国特意为英国“量身定制”了一个附加条款:“英国在获得美国的援助之前,必须出售所有在美国有价值的企业。”此规定意味着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贱卖大量的在美优质产业。当英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时,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国政府却认为这种牺牲是必需的。

还在英国本土的罗罗公司,只是这一批被美国接受的大批优质公司中,侥幸的漏网之鱼。大批在美国经营的优质公司,一夜之间被丘吉尔卖给美国,导致英国资本损失惨重。

自然而然,帕梅拉蒙巴顿抨击起来丘吉尔,以及一起来到澳大利亚的贵族小姐帮腔,就十分的情真意切了,哪怕丘吉尔和蒙巴顿的关系其实非常好。

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让帕梅拉蒙巴顿对断人钱财的敌意,如果不是她的未婚夫在英属纽芬兰弄出来一个豁口,贵族阶层在目前英国的环境中,真是一筹莫展。

艾伦威尔逊在纽芬兰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政府的收入,这要分怎么说。

长远来看一定是会的,但目前世界大战已经打完了,短时间内没有让大批贵族阵亡的战争出现,下一批贵族继承人被政府敲骨吸髓,至少也是十年后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