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7章(2 / 2)

加入书签

这简直就是带着几个警方的卧底去贩毒,别到了最后除了英国被美国看的紧紧地,看着法国和意大利不断和苏联达成合作,这样坑的就只有英国自己。

诺曼·布鲁克也只能表示先同意美国的看法,细节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

英国当然也准备了自己的技术封锁门类,在座所有国家同意进行封锁的项目,第一个就是机床,机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行业,而下游则影响着汽车、铁路、风电、船舶制造、航空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工行业。

以机床为主,剩下的汽车、钢铁、造船、林林总总的细分被加入当中,充实着越来越长的封锁清单。

目前欧洲承受苏联的重压,一方面要报团取暖,一方面也要寻找外援。苏联这个国家存在就具备称霸全球的潜力,这都是庞大的国土所带来的。

承受重压的也不仅仅是欧洲,中东的和平教世界,远东的国家都是如此。一个国家面积大到苏联这种程度,带来的压迫力已经太强了。

机器化大工业的普及,大大提升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突破地缘屏障和地缘距离限制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就让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得到了较大改变。

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前,人类是以初级工业、农耕技术水平为依据来认识土地的,这就限制各地缘势力的地缘辐射能力和拓展能力。

机器化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使苏联的地理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苏联的地理优势和地缘拓展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具备覆盖亚欧大陆的能力。

更何况工业革命都进行过两轮了,万一还有下一次,现在不怎么技术领先的苏联都已经这样了,下一次工业革命来临之后,哪还有帝国主义的活路?

虽然苏联一旦胜利,各国肯定会强调我们和苏联自古以来就和睦相处。但如果能够现在就干掉这个威胁不是更好么?

这种心态其实又在二十一世纪重演了,只不过换了一个对手。

但不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阶级为武器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天然就是世界上的另外一座灯塔,某大国并没有这个能力。

苏联可以拉扯一堆国家进行全方位对抗,某大国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影响力。所以美国费劲的想要重新拉出来第二次冷战,同样没有几个国家附和。

至少对于欧洲这边的国家来说,并不认可要发动第二次冷战,你们两个国家单挑不要影响其他国家。所以从历史意义来讲,美苏冷战带有极大的思想色彩,后面那一场对抗只是一次寻常的争霸对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