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8章(1 / 2)

加入书签

很多国家从英国引进大白猪,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先后培育成适合本国的大白猪品种,苏联、美国、日本都是引进的国家。

把中国本土黑猪挤的快没存在感的白猪,也是从英国引进的大约克夏猪。长肉快,生育力强,这些都是优点。

农牧业的科技含量丝毫不亚于工业,二十一世纪中国还没有摆脱依赖呢。欧美真强到坚不可摧的领域在于农牧业。很多国家都各有各的优势!

生猪养殖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欧美能达到二点二,中国只能到二点八,差距还很巨大。美国平均一头存栏母猪供育肥猪二十头以上,而中国平均为十六头,差距也较大。

帕梅拉蒙巴顿点头,也知道艾伦威尔逊的目的了,先安抚本地的土著马来人。一旦马来人先入为主自认为过上比华人更好的生活。这个影响一旦形成,至少一代人是无法摆脱的。

“等我一下,我发一个电报让各公司注意一下。”帕梅拉蒙巴顿起身,决定帮助未婚夫收集相关消息。

巧了,艾伦威尔逊也要发电报,在土地分配方案之后,让爱丽莎草拟一个农牧业革命的方案,准备从农牧业开始进行分配。

这也是为了拨乱反正嘛,都是填补前任专员杰拉德·爱德华留下的烂摊子。

掀起农牧业革命其实成本不大,对于艾伦威尔逊来说尤其如此,帕梅拉蒙巴顿虽然说产业转移也不用以公务员视角等待伦敦认可,完全可以绕过政府自己干。

但涉及工业的产业转移太引人注目了,艾伦威尔逊作为一个已经不太底层的公务员。不可能无视白厅的约束,也只能让帕梅拉蒙巴顿想办法。

农牧业就不同了,虽然科技含量一点不比工业差,但确实不引人注意。白厅是没有理由反对的,而且会大力支持。

已经有了女强人气质的帕梅拉蒙巴顿,很快就通过在各国的机构,收集到了未婚夫需要的优良品种,除了大白约克,还有美国的杜洛克猪。鸡王争霸赛的白条鸡,法国的夏洛莱牛南非的波尔山羊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花费都不大。”帕梅拉蒙巴顿用小事一桩的口吻道。

“不不,马来亚要耗费巨资引进。”艾伦威尔逊的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他不能放过这一次把马来亚财政清零的机会。

艾伦威尔逊深知殖民地工作和本土工作不一样,白厅求稳,在殖民地工作越能折腾才越好,所谓的利用人脉把这些最优良的品种弄到马来亚是不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