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5章(2 / 2)

加入书签

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如果有肯定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法鲁克一世的选择,不会因为他是埃及人所改变,恰恰相反如果他是一个科普特人,可能还会有顾虑,他这个国王是埃及的主要民族阿拉伯人,顾忌反而更少。

这就如同清廷都知道要进行洋务运动,搞砸了汉人就会造反。而炮党就如同一个僵尸专注于造不如买还不怕是一个道理,炮党没什么可怕的,民族主义会对着清廷,但对炮党是没用的。

不过哪有几个炮党那样的废柴?他觉得法鲁克一世按照他的设计,稳固地位的机会还是很大,这不是比较能力的时候,炮党这个党派根源上就是歪的。

“编外大臣,我为你倒一杯。”帕梅拉蒙巴顿很很乖巧的为丈夫到了一杯威士忌,一脸倾慕的恭维道,“你可是大英帝国的救星。”

“某种意义上,这也不能说是错了。”妻子的马屁行为,让艾伦威尔逊十分受用,一下子都有些胃口大开起来,关键是要从小培养。

这可能就是养成系的成就感吧,办妥这件事他就要回到亚洲了,为法国的大规模攻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英法同盟贯彻到底。

这个想法也没有对帕梅拉蒙巴顿隐瞒,两人是夫妻,没什么可隐瞒的。

“法国人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见到丈夫如此郑重的样子,帕梅拉蒙巴顿选择无条件相信这个判断,“你可要克制一点,印尼对马来亚可一直有想法。”

“不一样,法国面对的地面上的渗透,而英属马来亚和印尼有海峡隔开。”艾伦威尔逊摇头道,“人毕竟是居住在陆地上,有海峡隔开就导致,我们和法国人面对的麻烦完全不一样。再者马来亚还有澳新驻军,拉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会减轻我们很大的压力,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

如果不是帕梅拉蒙巴顿带着英国大贵族阶层,把对澳大利亚极其重要的铁矿石资源握在手中,英国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可能不会像是现在这么稳固。

当然英国本土持续不断移民澳大利亚的趋势,也算其中一个原因。

“法国的大规模攻势一旦开始,军费激增的必然带来需求的扩张,这可能是最后的战争红利了。”艾伦威尔逊没有掩饰自己要吃一波战争红利的初衷,但话锋一转道,“可真到了帮忙的时候,我也会竭尽全力的救助盟友的。”

话是这么说,但如果战斗在奠边府打响,艾伦威尔逊就算是能够劝说马来亚英军司令救助,也是根本办不到。奠边府在越南内地,几乎已经算是距离海岸线最远的地方了。

奠边府战役爆发的时候,奠边府周边长时间阴雨连绵,让法国空军大打折扣。如果举例子的话,简直就是蒙金三峰山决战的翻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