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5章(2 / 2)

加入书签

问题很简单,如果马来亚粮食自给率是百分之二百不用进口,日本只有百分之五十。那日本的百分之五十缺口,是不是需要劳动力来换?

日本只是缺粮食么?钢铁制造大国没有铁矿,汽车大国没有石油。后者马来亚就有,前者可以通过帝国特惠制想办法,澳大利亚的铁矿是自家的。

日本这个国家缺的地方多了,方方面面都需要劳动力来换,换句话说也是不勤奋不行。

地大物博确实是能够凭空制造出来一个缓冲区的,一战之前美国和德国都在工业领域超过了英国,但两个国家明显没有英国人的日子舒心。

根本原因就是英国有庞大的殖民地兜底,让英国面对两个工业已经超过自己的国家,仍然过着远不如自己的生活。

艾伦威尔逊还是给予了田大买办鼓励,美国能开放市场帮助日本。他能做的可不仅仅是开放市场,还能在帝国特惠制之内,帮助马来亚殖民地找到便宜的资源。

所期望的是,就是让工业化起来的马来亚殖民地,帮忙稳固英镑区。

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到处都是喜气洋洋,无数人涌上街头,高呼祖国万岁。巨大的横幅和涌动的人群成了欢乐的海洋,街道上张灯结彩,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雅加达街头的这一幕,隔了一天就出现在行政公署的办公桌上,爱丽莎看着眼前的顶头上司,目光在桌子上的照片和顶头上司的脸上游离不定,“专员……”

“你忘了,我懂汉字。”艾伦威尔逊看着照片上祖国万岁的背景,心中叹了一口气。很难想象这个时代的印尼和中国是这种关系。

在一想到后世网络上对印尼的看法,这简直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后世对印尼的看法,就差食其肉啖其骨了,转变就是中央情报局在冷战的巅峰之作开始的。

当然他知道根源在什么地方,就在于他脚下的土地,英属马来亚殖民地。

在苏加诺以及印尼人的内心深处,一直坚定的认为英国这块殖民地的最佳归宿应该是并入印尼,回归伟大的满者伯夷帝国,而现在马来亚殖民地显然是在殖民主义的余孽在东南亚的延续。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苏加诺在这个时代俨然是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导师和旗手,马来亚殖民地的存在,就是践踏印尼和苏加诺本人,也难怪印尼人的反应会出乎意料的强烈。

“看来苏加诺更加倾向于东方集团?”爱丽莎见到顶头上司默不作声,出口试探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