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5章(2 / 2)

加入书签

对于艾登首相的到访,法国媒体的评论是,这是戴高乐主义的胜利。

自从戴高乐上台之后,独立自主这个艾伦威尔逊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词汇,成了法国人经常能够听见的话,戴高乐主义的实施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出于这个原因,现在法国在某些方面和苏联体制国家差不多,比如重视面子这一点。戴高乐本人只有等到一个国家的首脑访问法国,他才会进行回访。

不过英国并不注重这种面子工程,至少首相艾登并不注重,戴高乐希望艾登首先访问法国,他就直接来了。不过在对外宣称的时候,外交部自然会强调这是应戴高乐邀请访问法国。

英法两国,这两个属于上一个时代的旧日支配者,再一次走到了一起,艾登首相刚刚抵达巴黎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最为震撼的一次访问。

戴高乐虽然要求艾登首先访问,但也给予了最为排场的欢迎,并且在第一次见面就公开表示,会在短期内对英国回访。

“欧洲离不开英法两国的领导,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看到和平、团结和繁荣的欧洲。”戴高乐对云集而来的记者们表示道,“我们热烈欢迎首相对法国的访问。”

“英国和法国对当前世界的重大影响力,是不容抹杀的。”艾登首相也紧跟着表态,“很多问题两国需要采取一致立场,才能让世界稳定。有些问题一次访问可能无法全部谈完,总统先生对英国的回访,相信整个英国都分外期待。”

英法两国领导人都先后表态,整个爱丽舍宫暴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第1024章 美国受到了压力

当然两国的首脑这一番表态,到底有多少真诚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艾伦威尔逊是法国人,他反正是不会透漏关于阿尔及利亚一丝一毫的真相,反过来也是如此。

而且就算是英法在任何领域都能做到团结一致,也只能做到面对美国和苏联其中的一个,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不过所幸的是,暂时不用担心苏联,当前的苏联的战略投射能力还不至于发起全球进攻。

苏联能够够到的地方是阿拉伯地区,艾伦威尔逊早就认识到中东有风险,当初就通过出卖伊朗,促成了伊朗境内犬牙交错,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不算什么大事,他出卖又不只是伊朗,只能说包括但不限于伊朗。

这一次出访虽然象征意义更浓一些,但能够得到法国的外交声援也有很大的好处。在德国不太驯服的关口,法国的表态就变得极为重要。

“不知道大臣怎么样?”常务次长首席私人秘书威克,此时忽然发出了一声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