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7章(2 / 2)

加入书签

伊朗在看着美国是什么反应,德国也在看着美国是什么反应。伊朗失望的结果是,很多属于英法势力范围的国家,不会在对美国介入当地局势抱有希望。

而德国的失望,则会导致德国这个在欧洲的强国,对英法两国马首是瞻。这样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一定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衰退。

“杜勒斯,访问一趟巴黎和伦敦,解释我们的立场。”眼见杜勒斯脸色大变,艾森豪威尔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我们的立场不会发生变化,但要做出沟通的动作。”

美国假装一下重视英法两国的态度,这就是艾瑟豪威尔所说的意思。至于美国在伊朗石油危机上的态度,当然是没有改变。

稍晚时间,华盛顿正式对外宣布,关于伊朗石油危机持续至今的看法,表达了美国仍将继续发挥有益作用的决心,同时会照顾传统盟友的利益,拿出来一个恰当的方案让各方满意。

前者是对伊朗的定心丸,后者则是为了安抚英国的情绪。

这一番表态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迅速就传到了巴黎的英国首相艾登耳中。

美国会不会借此借坡下驴,面对这样的看法,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回答道,“希望如此,我们仍然期待着和美国的接触。”

美国会不会改变看法,艾伦威尔逊是不抱希望的,原因和杜勒斯的看法一样。

一战英国可以说没预料到现代战争的惨烈后果,二战之前英国已经完全预料到了,不然也不会表现出来避免战争的绥靖政策。

英国看起来选择有很多,但当德国在欧洲一家独大的时候,摆在英国面前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就算是硬着头皮也要开战。

丘吉尔的问题在于,消耗了和苏联几乎同等的国力,却没什么收获。也不知道花费海量的军费到底去哪了。

不管怎么说,美国愿意谈谈,对英国就是一件好事,一来一回消耗的时间,也会延长这一次的外交摩擦,如果结果不让英国满意,还可以邀请苏联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伊朗问题能够和美国纠缠时间长了,对于英国的好处也是有的,如果在伊朗问题有苏联影响存在的情况下,英国都无法争取自己的利益,那其他地方英国单枪匹马面对美国,将会更加的困难。

毕竟越南战争还没打响,美国要针对英国的话,英国就算是能扛住也会日子过的很难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