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0章(2 / 2)

加入书签

麦克米伦于艾登,就如同勃列日涅夫于科兹洛夫。资历比不过,地位比不过,年龄还比对方大一些,正常来说不可能造成多大的挑战。

麦克米伦能够上位,还要多亏了艾登义无反顾踩进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天坑。

不过就目前来看,埃及方面还算是平稳,并没有动乱的影子。本来对伊朗石油危机的六方会谈,还有一个选择是在开罗召开,但后来出于平衡的考虑,又放在了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

反正一定要找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城市召开,假装和阿拉伯人有关,对于普通的阿拉伯人形成一种,阿拉伯人可以决定波斯人的命运这种印象最好。

两人上车原路返回,马金斯一边开车一边问道,“对了,整个法属非洲土崩瓦解,你最近也很忙吧,要避免对英属非洲殖民地造成冲击。”

“土崩瓦解?截止到目前,阿尔及利亚可还没独立呢。而且我听说从喀麦隆撤离的侨民,可没有回法国本土,而是去了阿尔及利亚。”艾伦威尔逊舒服的靠在副座驾上自语道,“阿尔及利亚还在的话,法属非洲就谈不上什么独立。就算是阿尔及利亚也独立了,没准法国人也有办法。”

“保持与法国的联系,这会有经济上的好处;或者完全的独立,法国在非洲提供的所有援助和保护都会中断”中,都会理智地选择前者,这就给了法国很大的操作空间。

只有几内亚这个倒霉蛋,选择了完全独立,结果当天就被法国切断了几内亚的电话系统,经济援助在一夕之间全部取消,法国人员统统撤走,连设备都不留下,连电线杆都被爆破,一切十九世纪以后的东西全部都从几内亚消失。

“难道他们还要想要在阿尔及利亚玩一把大的?”马金斯摇着头,“很有挑战性的想法。”

“谁说不是呢?”艾伦威尔逊眯着眼睛,心不在焉的想着另外一件事,大臣对马拉维殖民地合并的事情到底怎么看?

除了北非的殖民地,绝大多数英属非洲的土地,远比法国殖民地宜居。

到了二十一世纪,法属非洲挨着撒哈拉大沙漠的几个国家,因为人口膨胀,居住环境恶化,日子已经过的相当困苦。相反英属非洲独立的国家,离穷困潦倒还远得很。

英属殖民地也不是没有资源短缺,人口却不少的国家。马拉维其实就是,所以尝试让其和坦桑尼亚合并,也是出于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考虑。

要是对于议会制国家,就算是想,各有支持者的党派也不一定会同意合并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选举体制下,这可能会给政局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但尼雷尔没这个问题,尼雷尔是一个亲苏领导人,独立后的坦桑尼亚是事实上的苏联体制国家,这样的国家至少不用考虑因为选举带来的弊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