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5章(2 / 2)

加入书签

理查德和约翰同时一挑眉,然后心领神会的点头,毛里求斯的主要族群是印度裔。

约翰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虑,“第二大族群是说法语的,会不会让法国人占便宜?”

“所以才一直等到今天都没对毛里求斯下手,要不是法国现在让法属非洲独立了。我还不会用强硬手段逼迫印度做选择。”艾伦威尔逊一甩头巾,“尼赫鲁要不和我们站在一条战线,我们只能把所有殖民地的印度裔都送回去了,他自己选的。”

这种事对英国来说毫无难度,就是看有没有人原因这么做了,毛里求斯的印度裔如果被遣返,岛内平衡会不会失衡?这对殖民者算是问题么?他还可以召集华人去填补印度裔的角色,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

“我和他们好好谈谈,其实颇有微词的也是少数。大部分的太平绅士和我们的关系都很良好。”理查德点了点头道,“一些朋友总是询问英国本土的情况。”

“距离产生美,马来亚和周围拉开差距之后,就想英国本土是什么样子了。”艾伦威尔逊苦笑一声道,“名义上英国的人均收入是马来亚的六倍,加上英镑和亚洲英镑的汇率,马来亚的臣民不会认为,英国本土的公民比他们生活好三十倍吧?”

巴黎综合征在马来亚要上演了么?艾伦威尔逊不由地摇头,统计数据也不能决定一切。马来亚使用的亚洲英镑在汇率上是低估的。

二十一世纪美国人均月收入是三千美元,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是三千人民币,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是中国的六倍么?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都是建立在美国是农业帝国的前提下,很多基本需求的农产品价格低廉的基础上。

换成日韩,这个比较还要缩水一些,统计数据和真实的水平不可能是一样的。

现在英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是日本的三十倍,因为日元的汇率也是低估的,而英国的英镑是强货币政策,比世界上任何货币都要强势。

“通过小道消息在马来亚的居民中间散布消息,就这么说,亚洲英镑的汇率是低估的,用来促进出口贸易,马来亚当地的收入和英国本土相比,没这么悬殊。马来亚的竞争对手是日本,而不是英国。”

“常务次长说过,我们需要马来亚的工业产品来稳固英镑区。”理查德带着好奇之色询问,“不知道现在的贸易结算,我们还剩下多少。”

艾伦威尔逊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全球结算份额的百分之三十八。具体到一些国家,澳大利亚外汇储备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英镑,新西兰是百分之八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