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9章(2 / 2)

加入书签

“你觉得英镑区算不算贸易壁垒?”艾伦威尔逊冷幽幽的反问。

两人不约而同终止了讨论,就像是根本没说过话,马金斯贸易无意的道,“我想办法做一个必须要拯救造船业的理由,不过需要国防部帮忙。”

“只要关于造船业的报告诚实可靠,国防部一定愿意帮忙。”艾伦威尔逊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有多少船厂出现经营困难。必须让这个信息被内阁知道。”

当然这还是不够的,艾伦威尔逊在想韩国是如何击败日本造船的,能不能借鉴一点经验。

那么应对日本造船的威胁,艾伦威尔逊的想法差不多也就三点,第一就是通过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和克拉克松进行长臂管辖争取时间,然后马上开始调整英国的造船业侧重点,最好能够让欧洲其他国家帮忙。

同时他现在要说服内阁,启用马来亚建立的一系列职业学校学生,来本土的造船厂实习。

英国本土毕竟距离日本太远了,真要刺刀见红还得是扣住马六甲海峡的马来亚上。

第1075章 增加军费

以一个国家来说,工业的基础煤铁是必须要有的,英国肯定具备这个条件,至于日本?艾伦威尔逊好像记得日本有一个军舰岛上面有煤矿。

失去了北海道之后,日本本就不多的矿产缺口更大了,在自身资源上肯定不如马来亚,而在地理环境上,在英属印度独立之前,英国最终选择马来亚作为下一个明珠,地理条件还用说么?

同样是进口铁矿,日本的成本是多少,马来亚的成本又是多少,把差价算出来,就按照这个差价和日本对抗,我可以不赚钱,但你肯定要赔钱。

刚回到伦敦,艾伦威尔逊就投入到了拯救英国造船业当中,英国之所以二战中比美国造船成本低,强大的造船业功不可没。

英国的基本盘不如美国,美国可以无视羸弱的民用造船业让军用造船成本直接上天,英国要也这么干,付出的代价会比美国还大。

回到外交部常务次长办公室,艾伦威尔逊正在思考需要多少部门通力合作,首席私人秘书威克则汇报关于外交大臣麦克米伦访问华盛顿,和肯尼迪见面,所取得微不足道,根本不重要的外交成果。

“肯尼迪政府愿意就六方会谈好好谈谈。”威克继续照本宣科,对顶头上司的魂游天外就当是没看见,身为一个下属对上司的任何质疑,本身就代表着不可靠。

“我们的大臣也许正在沾沾自喜吧,把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功绩大肆宣扬。”艾伦威尔逊懒洋洋的开口,“也正常,美国母亲英国父亲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