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7章(2 / 2)

加入书签

法新社、美联社、也随着巴列维国王的呼吁翩翩起舞,主权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借此向苏联施压。

和美国的舆论相比,英国舆论都比较含蓄了,纽约时报把矛头直指苏联,认为是印尼政变震动了整个和平教世界。

“要说拱火还得看美国人。隔着大西洋说话就是硬气。”艾伦威尔逊和首相私人秘书布雷斯特在一起的时候揶揄道。

“秘书长,哪方面?”布雷斯特皱眉,不太理解艾伦威尔逊的话具体指向。

“美国站在道德制高点杀人不见血,最为令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例子,就是德国还有相当抵抗力的时候,就早早地喊出来无条件投降。逼着德国在欧洲死战,你要知道德国人对投降的记忆,就是凡尔赛条约。投降都这么惨,无条件投降不是更惨?”

“更早之前,欧洲打仗有无条件投降这种话么?你仔细想想!”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感叹着山巅之城的深不可测。

第1264章 麦卡锡参选

英国对欧洲各国的态度是离岸平衡,就算是打赢了也不会下死手,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是英国最为危险的时候,英国最后也没把法国怎么样。

无条件投降这种美国原创的口号,可以说改变了欧洲各国的交战规则,这也是二战哪怕到了最后德国人都抵抗到底的原因。

当然现在德国人可能已经不记得当时拼命的初衷了,日子还要过下去, 而且不管是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两个德国的水平也不差不是么?

说到德国问题,因为艾伦威尔逊从中起到作用,建立了伊朗和德国之间的联系,德国人发现自称雅利安人的群体,其实也不是不难接触。

从这一点来说,艾伦威尔逊对德国人真的不错, 德国和伊朗特殊关系的维系, 因为他这个英国友人的作用没有中断,而且还提早恢复了。

“伊朗问题我们能够得到法国的支持,越南问题就没这么简单了。该赞成要赞成,该反对还是要反对。”艾伦威尔逊郑重叮嘱,破坏日内瓦会议的重启,仍然是英国在越南问题上的追求,当然也必须让美国知道,英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努力。

“秘书长,怎么做才好。”布雷斯特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操作,在外交上抵制似乎有些过于明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