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0章(2 / 2)

加入书签

虽然罢工人数高达数百万,但戴高乐还是相信,不存在任何一个政党有颠覆自己政府的可能,但是政府内部可能有一些人并非是自己的支持者。

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为历史的选择一样,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再次选择了相信戴高乐,明确了这一点,戴高乐就有信心多了,只要军队不乱,他就有信心平息这一次的混乱,在返回巴黎之前,戴高乐又到了巴登,和驻德法军取得了联系,同样受到了当地驻军的支持,事已至此,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心,应该到了反击的时候。蔓延全国的罢工,在戴高乐也并非是不能解决。

得到军方的拥戴对戴高乐其实并不难,戴高乐首先是一个军人,和一般的法国军人一样有着共同的思想,法国陆军就是保守主义和教权主义的堡垒,推崇服从、忍耐、集权的价值观。

法国军队和政府之间的不和睦,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期,比起变来变去的政府,法国军队算是法国少有的稳定力量。

戴高乐成功让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为历史,也有赖于军方的支持。这一次军方再一次支持了戴高乐。

不过戴高乐也深知,不能让法国真的变成军政府,军方的支持只能作为后盾,也不能用在政治上,而是不像军方呼吁的,重建法兰西第三帝国、或者是军人政府。

他必须要使用一些别的办法,首先他必须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出现,用民意对抗民意,让法国人知道这样下去只会带来混乱,以及秩序的必要性。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已经送出了助攻,关于中译英的社论,已经出现在了法国的媒体上,这引起了法国戴高乐主义者的警惕。

“戴高乐将军已经公开呼吁了国家恢复秩序!”戴高乐神隐几天,再次出现在巴黎并且发表公开讲话的消息,也被伦敦知晓。

威克把这个消息带过来,就看到顶头上司无动于衷,看了一眼艾伦威尔逊手中拿着的文件内容,好家伙,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秘书长,你不关心法国的情况么?”

“关心,但是帮不上忙。”艾伦威尔逊抬头看了威克一眼,然后翻了一页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合作的讲话内容。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工、生产专业和协作。因此,勃列日涅夫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国际分工”看作新科学技术革命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更要利用兄弟国家合作的优越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