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5章(2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缅甸反应的速度比印度很快,发觉东巴基斯坦陷入混乱之后,几乎马上就想到了难民问题,调集军队赶往边界戒备。

这也算是久病成良医了,挨着英属印度的记忆还不算太久远,好不容易把罗兴亚人赶走的现在,缅甸肯定不想再次被难民冲击。

处在绝对优势的巴基斯坦军队,自然是不会顾忌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对军队来说,追赶游击队已经战争当中最安全的作战。

追赶游击队的轮式装甲车高歌猛进,大有直捣黄龙之势,车载机枪和机关炮不断收割着正顺着公路逃跑的溃兵的性命。

车组成员此时已经杀红了眼,把隐藏在心底的暴虐和残忍全都暴露了出来,他们兴奋地看着一个个敌人在自己的攻击下凄惨的死去,面庞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而涨的通红,表情扭曲而狰狞。

溃兵发现逃脱不了,还想要集结起来依托公路旁的路基负隅顽抗一下,但是随即就被装甲车的猛烈火力再次击溃,大部分人被击毙,剩下的一小撮幸存者仓惶的离开了公路向着一侧长满青蒿的山坡上狼狈逃窜。

另外一个方向的游击队,觉得在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偷袭这一支政府军,还没付之于行动就被发现,已经在炮弹的打击下乱成了一团,有想要就地找隐蔽的,有想要继续冲锋的,还有感到情况不妙想要撤退的,几个分队乱纷纷的挤在了一处,成了炮兵和机枪手绝佳的攻击目标。

这一场战斗毫无疑问是非常漂亮的,追击的政府军大获全胜,但在这一队政府军士兵撤离之后,附近躲避的幸存者眼中的仇恨目光,表明镇压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暂时的胜利不过是火上浇油罢了。

新德里,总理英迪拉甘地身着纱丽,耐心的等待着陆军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的到来,这一任的陆军参谋长其貌不扬,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可能就是他在印度并不多见的拜火教信仰。

萨姆·马内克肖的军旅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比如说他和六二年战争中的考尔中将关系非常差。

有人报告说,他公开地对考尔进行了尖酸刻薄的嘲笑,同时也讲了一些对国防部长梅农很不尊重的话。考尔将此事辗转传到总理尼赫鲁耳中后,一个审理对马内克肖的指控的调查委员会成立。指控中认为他不逊地批评自己的上司和文职的领导官员,也就是说不忠诚。

随后战争的惨败,让梅农一派成了众矢之的,他也重新得到了复用,成了这一任的印度陆军总参谋长。

面对总理的召见,他很明白目的是什么,果然,英迪拉甘地迫切的开口道,“萨姆,你知道我的目的,很多声音认为战争应该立刻、马上进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