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4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任免标准,反正艾伦威尔逊不说没有人知道,他才是英国的内阁秘书长,英国最有财富的人是他老婆,候选人这么多,被刷下来很正常。

快速升迁通道嘛,肯定只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也就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的淘汰率,比起东亚国家还是非常宽松的,和南亚内卷的最终进化种姓制度更是没法比了。

快速升迁通道”的特点是升职速度快,调动范围广,因为只要一考上,你就是部门的后备官员,你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拟提拔名单上。当别人三十岁还在苦哈哈的熬资历好混一个主管的时候,你三十岁可能已经是实权官员那种能拍板、能签字的那种“主宰生杀大权”的感觉感到腻味了。

如果不走快速升迁通道,一个公务员大概造福社会的终点,应该在常务次长手中的八十七个副秘书长那里停止。

艾伦威尔逊本人纯属特殊情况,是因为英属印度独立,大批公务员回国带来的混乱,他在海外的时候把这个过程打点完了。

其实在现在的升迁过程中,也存在快速跳级的位置,比如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具体一点就是黑非洲或者条件艰苦的国家,以及世界边缘的岛国。

这些国家的条件就在那摆着,必须允许他们适当的有机会被越级提拔。

哪怕身为无上权威,艾伦威尔逊也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来造福社会,显然他没有海外关系,所以其他人最好不要有,他不是犹太人,所以同事们最好也不要是,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让弗兰克来一趟。”做好这一切之后,艾伦威尔逊让财政部常务次长过来一趟,彰显自己的民主。

财政部在白厅内具有特殊地位,被称为“部中部”、“第一部 ”,英国首相就是第一财政大臣。

在英国政府根据富尔顿报告设置文官长前,英国文官队伍的管理权就属于财政部。即使是现在,财政部依然控制着文官队伍的财政大权。

不过战后初期,英国欠了一屁股债,同时英国正在到处拉帮结派,保护已经惠不起的英国直面苏联,所以外交部那时候更加受到重视。

必须承认艾伦威尔逊赶上了好时候,但现在财政部虽然也总是被比比叨,但重要性已经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他让弗兰克来谈一谈,也是尊重财政部的权威,还顺便沟通了一下,关于印点钱投入建设战后孟加拉的事。

印钱这是英国也干,只不过没有美国干的这么大,在还请美国外债之前,英国可真的一点都不敢,自从清空了美国的外债,切断了美国的逼债可能之后,英国也可以这么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