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0章(1 / 2)

加入书签

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梅厄夫人对此不置可否,一方面和华盛顿保持联系,一方面进行着战争准备。

出身于帝俄的梅厄夫人很明白,仅仅是英国可能是不够的,关键是苏联怎么想,如果苏联能够控制住叙利亚,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苏联做不到这一点,以色列将不得不选择主动进攻。

梅厄夫人对苏联并不陌生,她在一九四八年担任首任驻莫斯科大使;这项工作对梅厄夫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她是个知难而进、决不服输的人,她像家长一样把使馆管理得井井有条,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她还安排使馆的每个成员轮流做杂务。

她实行了童年梦想,让以色列国旗自豪地平飘扬在俄罗斯大地上。

克林姆林宫,勃列日涅夫听完了葛罗米柯转述以色列大使的呼吁,“现在看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国防部比较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军队素质,认为两方相差最远的地方,是以色列有一个强大的士官团体,要说纯粹的士兵,阿拉伯士兵一样勇敢,而高级军官方面阿拉伯国家的决策者也不会比以色列差很多,就是中间这个层次,是阿拉伯国家的弱点。”

沉吟了片刻,勃列日涅夫给出自己的意见,“阿拉伯国家不能主动进攻,不然美国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介入。”

虽然勃列日涅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但还是小看了美国,就算是以色列先动手,只要以色列陷入不利当中,美国也会介入的。

艾伦威尔逊知道美国可搞出来过美裔以色列公民的操作,但勃列日涅夫并不知道,还按照常规的条件进行推演。

不过这也不会改变什么,因为现在英国外交官在阿拉伯国家满世界的嚷嚷,这会导致新的中东战争,就算是阿拉伯国家不主动进攻以色列,也会防备以色列的突袭,这也正是艾伦威尔逊的目的。

创造明牌开打环境,反正双方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也不用藏着掖着,争取那一天半天的偷袭时间,要打的话在全世界吃瓜群众面前打就好。

勃列日涅夫也只是阻止阿拉伯国家主攻进攻,但在自己的边境之内进行战争准备,他不会阻止。

以色列会眼看着人口和国土面积远远超过自己的阿拉伯联盟,把各项战争准备都做好么?当然不会,特拉维夫国防部灯火通明,梅厄夫人和以色列军方将领讨论着作战计划。

问题无非就是主攻方向是哪里的问题,以以色列所处的环境,是不可能进行全线进攻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先打垮一个敌人使之无法继续作战。

这个问题不但对以色列重要,英国也认为十分重要,艾伦威尔逊还专门去了一趟国防部和马金斯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