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9章(2 / 2)

加入书签

艾伦威尔逊让帕梅拉蒙巴顿不要担心,用英镑作为例子道,“英国也长期实行强势货币政策,没人比我们更懂,强势货币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日元在短时间里的剧烈升值和金融市场在短期里的自由化,实际上已经掏空了日本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

实体经济受到的巨大冲击,被汇率变化产生的账面数字掩盖着,而日元升值直接带来的收益,使金融投机成为最简单有效的获利模式,金融、地产的热度提升到了顶点,经营者和投资家都豪情万丈。

金融业似乎有种惊人的魔力,就好像一个聚宝盆一块钱进入两块钱出来,那还会有人玩辛苦工作的工业么?

根据记忆中的历史,日本的对策其实是硬撑着,认为只要当做问题不存在,别人就不会发现经济有问题。日本国内倒是真没多少人发现问题,可世界不止一个日本。

在日本搞金融之前,纽约已经搞了很长时间金融了,伦敦更是做了几百年金融中心,怎么会被日本政府到民间的统一乐观所欺骗?

“你就听我的,不会有问题,把一辈子的财富都在三年内花光,日本人当然是开心了。但要蒙骗其他国家,纯粹是想多了。”

今年也是地图头执政的第一年,当前地图头肯定还是在和前几任话事人留下的人马磨嘴皮子,但是历史告诉艾伦威尔逊,地图在执政能力上是一个蠢货,但斗争经验还是很足够的,各国都有不少这样的人,比如说常公。

这和艾伦威尔逊有什么关系,他在和苏联方面商量关于通信技术上的合作,并且询问有没有合适的技术专利,如果有那就买。

苏联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出售的专利比购买的专利多,而且出售的专利价格不高,回购的时候就很高。

有时候会出现上百倍的差距。这个原因,来自于计划经济之下,对成熟产品的信赖。

不是说计划经济不好,但显然在竞争上面,市场经济还是更值得信赖一点。

其结果就是,有无数苏联的科研成果流入自由世界,推广之后经过了市场的考验开始返厂,又进入了苏联境内,呈现了用你的钱办你的事的结果。

无上权威对和苏联的技术交流非常的看中,几十年以来的对手不可能没有技术支撑,别说苏联,某大国都肯定有,不过不同于夏洛可以代替自己,他不能指望沙皇之子出卖自己的祖国,所以只能拿钱谈。

苏联的计算机产地不是在明斯克,就是在哈萨克,难道指望无所不能的零零七们,来一个进入苏联如入无人之境?还不如拿英镑购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