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14章(2 / 2)

加入书签

特种部队是不可能和重装部队对抗的,要是打起来的话,好大儿会被裤子都打飞。

苏联军队的倒戈,和地图头的操作不无关系,在新思维开始之后,苏联已经呈现不稳的局势,巴库、第比利斯、维尔纽斯等城市都出现了抗议活动,苏联其他强力部门无法平息事件,最终只得让军队上场。而当军方行动之后,领导层却又把一些责任推给了军队。

一位苏军军官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局势恶化——地图头犹豫不决——克格勃、内务部作用无效——出动军队干预——最后,军事干预失败或造成伤亡,则将责任推给军队。

“必须想办法拉拢一支可靠的部队,阿廖沙领导过的特种部队,在事态严重的时候是不顶用的。”艾伦威尔逊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必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军事上,常公虽然能力欠佳,但这句话还是没错的。

至于怎么拉拢,首先要有钱,福尔采娃也知道这一点,但她手里没有,于是把目光放在眼前的男人身上,文化沙皇知道,艾伦威尔逊肯定有。

“谁让我是他的父亲呢,这可能是少见的,个人感情战胜了国家立场。”艾伦威尔逊给文化沙皇吃了一个定心丸,“我和帕梅拉谈过这个问题,准备在乌东弄几个民主基金会,自由俱乐部之类的东西。”

第1653章 彼可取而代之

用利益收买可靠的部队,艾伦威尔逊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这笔钱是不能省的,在乌东的基金会,可以把事情办妥。

只要能够搞定塔曼师,胜算还是不小的,阿列克谢耶夫曾经领导过的阿尔法、信号旗自然是不能用来作战,但是采取突袭行动,抓捕几个对手还是能够胜任的。

应该不至于出现,把地图头控制住,却放过契丹人这种令人捧腹的操作,放过契丹人也就算了,连电话都是通的,多可笑。

“还有就是,我可以提供一笔钱来运作,但是我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苏联经济的下行趋势,但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延缓当下苏联人对经济下行的痛苦。”

艾伦威尔逊伸出手指指向东方,也就是某大国的方向,“物资短缺,可以想办法从东方弥补一下。他们的产能也不低。”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某大国的现在钢铁产能是五千万吨,他之前才在伦敦看过,还记着这个数字。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第五,在美苏日英之后,如果英国把马来亚刨除在外的话,某大国就是世界第四,后一位的德国钢铁产能也不过四千万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