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8章(1 / 2)

加入书签

“比如,用户充值了一百块,这笔钱将进入对公账户,用户的虚拟账户余额也将增加一百。而用户购买一款第三方应用,花费一百,那月底,我们进行清算,对公账户便会向开发商出具账单并打款。”

“这就是微讯的虚拟账户体系,可理解为电子钱包,本质上,这是一种预付卡。”

“微讯提供的是线上收单业务服务,只不过收来的钱,先放在微讯在银行开立的对公账户,隔一段时间统一结算给开发者。”

“这期间,微讯充当的是一个担保方的角色,连接着平台开发者以及用户两方。”

“最大的作用,还是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用户体验。”

“接下来,我们会努力和开发者达成合作,并尽可能的引入更多网银支付接入,或者做更多……”

“当然,这任道而重远……”

“……”

报道里。

李琦很有条理地将整个支付体系的运转方式,解释了一遍。

是的。

其实说白了。

这就是前期支服宝的模式……

林木工作室手握最大的移动端平台以及最大的游戏平台。

本来角色就是平台方。

作为手握两个平台的公司,当然可以成为担保者这个角色。

虽然两大平台,并没有淘宝的商户多,但开发者也不少了。

而且手机端的平台上线后,各种应用都有。

这就是林木工作室最大的底气。

而这也是林瑶和系统奖励的移动支付建设方案中,认为风险最小的方案。

因为无论如何。

用户购买林木工作室平台上的应用或者游戏,钱都需要来到林木工作室的对公账户上。

林木工作室不可能每天都跟开发者们结算。

基本是一月一结。

这时候。

在这套本来存在的运转体系中,加个钱包系统,问题真的不大。

因为用户的钱依旧是支付给林木工作室的对公账户,然后由林木工作室统一和平台开发者结算。

这套体系下,就算林木工作室给某个账户余额调成一亿。

那林木工作室也需要支付这一亿。

因为这钱消费后,月底是必须结算给开发者的。

至于给别人?不行。

因为暂时还没开放转账。

转出来?

那对公账户就要出钱。

说白了,只要微讯支付只限定于林木工作室旗下的平台。

那林木工作室本身作为服务方,是没有将微讯钱包里的钱转换为真钱可能的,虚拟账户本质只是一张预付卡。

当然。

如果更进一步……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目前为止。

林木工作室还没有更进一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