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节(1 / 2)

加入书签

还得托人去白玉堂说一声,把这两月做的簪子全部送去,应该够预定好的数量了。经历了早上的事,就是谢奕寻不回来,白溪也不打算再向白玉堂出售簪子了。

谢奕寻则来到宋村长家请他开个路引。宋家的气氛十分沉闷,自从吴若烟恢复记忆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对宋归颐指气使,更不准宋家的人上门,可怜老两口连大孙子都只见过一面。

宋氏上次发牢骚被人传出去后也不敢在家中抱怨了,只能在心中生闷气。

谢奕寻上门道出来意后,宋村长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五味陈杂。

没想到他真的当上官了,还带上了白家两姐妹。不得不承认,白溪离开宋归,反而过得更好了。而宋归呢?当了个官又怎么样?现在每日还得看他妻子的脸色,连孝道都尽不了,真是家门不幸啊!

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在谢奕寻写好的路引上盖上章。

看着谢奕寻离开的背影,宋村长不禁想到,若是宋归当时娶了白溪会怎样?

虽然当不了官,可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平淡温馨。再生几个孩子,他们老两口便可以日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唉,都怪那时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啊!

临走时,三人来到白父白母的坟前祭拜,“爹,娘,这就是您们的女婿谢奕。相公高中了,被任命为环山县的知县。女儿得随他去赴任了,您二老放心,女儿得了空便和阿晚一起回来看您们。”

谢奕寻也双膝跪地,虔诚的磕着头,“爹,娘。不肖婿来看您们了,您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爱护阿溪,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白晚也跟着道,“爹娘,我会看着姐夫的,他若是对阿姐不好,我就揍他个鼻青脸肿,没脸见人!”

谢奕寻看了眼她扬起的拳头,想到她那一身蛮力,连忙道“放心,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

三人回了家,给刘婶子打声招呼就准备赶路了。

刘婶子上前抱住白溪,“阿溪,阿晚,婶子真为你们高兴,你爹娘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以后得了空可得回来看看婶子啊!红叶村永远都是你们的家!”

“一定会的,婶子。”白溪点头。

白晚也上前抱了抱刘婶,“刘婶,阿晚会想你的。”

“刘婶也会想你们的。”

小红豆今日也在家,没出去玩,立马噔噔噔的跑出来,“溪姨姨,晚姨姨你们要去哪啊?红豆也要去玩。”

刘婶一把抱起她,“你溪姨姨要跟着相公去当官了。”

“当官好玩吗?红豆也要去当官。”

这话惹得众人忍俊不禁,白溪笑着说道:“当官要去很远的地方哦,没有爹娘,祖母祖父在身边,红豆还要去吗?”

“啊!那我不去了。”红豆连忙转头把脸埋在刘婶的怀里。

白溪笑罢掏出了三两银子道:“刘婶,按说夫君此次高中大喜理应宴请全村才是,可是夫君急着上任,时间紧迫。我和阿晚自小承蒙村里人照顾,这银子到时候得拜托你给每家买三斤肉,叫他们领去,劳烦你了。”

“这说的什么话?买什么肉?快拿回去,你们这一路需要打点的地方多着呢,快把银子收回去。”刘婶急忙推拒。

“刘婶就收下吧,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难道你还怕我堂堂一个大男人养不活她们吗?”谢奕寻也劝道。

“哈哈,那行吧,明日我就搭牛车去县里买。你们快赶路吧,天也不早了。”刘婶笑着挥手。

小红豆也在祖母的怀中挥手,“溪姨姨,晚姨姨,红豆也会想你们的哦!红豆也会想这个俊叔叔的。”

几人大笑,“知道了,溪姨姨、晚姨姨还有俊叔叔也会想红豆的。”

三人在朝阳中搭上牛车渐行渐远。

作者有话说:

照例求求收藏,看文的仙女们一定要收藏啊!!!我很需要!特别需要!

第25章 真正的婚礼

到了南江县已经是六日后了,离开了红叶村后谢奕寻便换成了马车,比牛车平坦许多。

谢奕寻之前已经给父母打过招呼了,直言自己不小心在京中得罪了人,才被派到穷苦的环山县做县令的,所以根本没有官家小姐愿意嫁给他,只有访友时结识的这位白姑娘愿意嫁给他,希望家人能够欣然接受。

谢母连忙问儿子得罪了谁,怎么得罪的?

谢奕寻只得解释是由于官场上政见不同,得罪了京中大官。

谢母不懂官场上什么政见,不过既然儿子娶不到千金小姐她也就歇了这份心思,儿子能当上官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白溪到了谢家,受到了一家人的热情相待。谢家的叔伯姑婶们也都回来了,长辈们得知她自幼丧父丧母都纷纷安慰她,表示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都会对她好的。

白溪也拿出了在路上准备的礼物,上好的茶叶和出自江南的绣帕分给大家,大家的笑容顿时更真诚了。

一大家子人吃饭都得坐上两席。男人一席聊着谢奕寻以后的官途,女人一席聊些生活琐事,和乐融融。

“习之,总之一句话,当官你就得当个好官,做出点成绩来。”谢奕寻的大伯道。

“是啊,你可不能学那些贪官搜刮民脂民膏,咱谢家可没有这样的人!”二伯也紧跟着道。

“习之省得。”谢奕寻郑重的点头。

“官场上的事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你自己万般小心啊。”姨夫拍了拍谢奕寻的肩膀道。

“姨夫放心吧,我知道的。”

“来,喝!祖宗保佑!恭喜我谢家出了一位朝廷命官。”大伯举起酒杯道。

“喝,喝。”众人一饮而尽。

女人这桌就简单得多了,几位姑姑婶娘纷纷祝贺谢母教子有方,还有向她请教方法的,说得谢母满面红光,心花怒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