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1 / 2)

加入书签

“出来了,出来了,我们有饭吃了!”

大家欢呼不已。

从昨天听到消息说今日要施粥,他们便激动了一整夜,反正也饿得睡不着,不如早点来排队。

作者有话说:

还需要大量收藏哦!!!宝贝们多多支持哦!么么哒~

第27章 施粥

“大家别急,我这就开始煮,很快就能吃上了。”白溪大声说道。

说完就利索的将锅架好,谢奕寻也来帮忙,一桶一桶的提水倒进去,白溪则生火添柴。

冯衡夫妻俩也到了,冯衡和谢奕寻去提水,陶鸢过来帮着生火。

当白花花的大米倒进锅里时,周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吞咽声,天知道他们有多久没吃过大米了。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两口锅,生怕一转眼锅里的粥便不见了。

很快,粥便熬好了,白溪和谢奕寻两人布粥,每人都是满满的一大碗。冯衡和陶鸢便组织顺序,避免人群一拥而上。

“谢谢大人。”“谢谢夫人。”领到粥的人纷纷道谢。

看着这一张张淳朴的面容上真诚的笑容,四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大家互相转告一下,县衙里每日都会施粥,大家每日都可来领。”谢奕寻朗声道。

“青天大老爷啊!”

“多谢大人!”众人齐齐赞扬。

两锅粥没多久就盛完了,然而后面还有很长的队伍,只能让他们等下一锅了。

第二锅粥才刚开始盛,就见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扑通’一声跪下,“大人,夫人,我娘生病了卧倒在床,我能不能盛两碗,给我娘亲拿一碗回去?”说完还连着磕了几个头。

“快起来吧,当然可以。”白溪回答,给他手中的两个碗都盛得满满的。

“多谢夫人,多谢大人。”男孩感激涕零。

后面又有几人称要给家中的病人带一碗,白溪都同意了,还被人夸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惹得白溪哭笑不得。

环山县六千多人口有近一半都逃荒去了,剩下也还有三千多人,两个大锅一次只能煮大约一百碗粥,于是四人这粥一煮就从天亮煮到了天黑,人群才终于散完了。

四人忙了一天都是疲惫不堪,就着锅里的白粥吃了一顿便早早休息了。

“谢郎,赈灾粮什么时候能到啊?”白溪瘫在床上困顿的道。施粥只是暂时的,解决不了根本的原因啊。

“已经写奏折上报了,至于朝廷什么时候能拨下来,我也不得而知。”谢奕寻无奈的回答。

“光靠我们手中的钱根本支撑不了太久啊,你看是不是能请县中的富商们支持一下?”白溪问道。

“唉,我问过冯衡了,整个县本来就没几个富商,自从洪灾过后都携带着家眷去邻县了。”谢奕寻摇头叹息道。

两人都被如今的局面难到了,想到之前出发时大家还千叮铃万嘱咐生怕谢奕寻成了贪官,结果呢?整个县一贫如洗,根本没有贪污的机会不说还得倒贴钱!

“冯衡买回来的这些米也只够吃三天,还得继续派人去采购,而且咱们手中的银子最多只能坚持半个月了。”白溪算了算账无奈的说道。

“阿溪,这都是你的嫁妆,都怪为夫无能啊…”谢奕寻一脸的羞愧。

“好了,咱们先度过这个难关再说。你以后一定会让我享福的对吗?”白溪笑着看着他。

“一定会的!”谢奕寻上前拥住白溪,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第二日又是一样,四人从天亮一直忙到天黑,人群才散去了。

“冯衡,家里的米不多了,需要再去买些米来,你找人再去拉几车米回来,还有粗粮也拉一些。”谢奕寻对着冯衡道。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冯衡连忙答应。

一连施了有七日的粥,这日,官道上终于响起了阵阵马蹄声,朝廷的赈灾粮终于到了!

一溜溜的车上满载着粮食,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大家终于等来粮食了,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谢奕寻白溪四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熬出头了。

押送赈灾粮的官员进了城大感意外,还以为会看到一片哀鸿遍野的场景,没想到群众们精神都还不错,一个一个自觉的排着队。

“老人家,大家为什么都排着队?”为首的官员疑惑的问。

“县令大人在前面施粥呢,我们都是去领粥的。”老人回答。

“是啊,县令大人夫妻俩真是大善人啊!一连施了七日的粥了!”

“多亏了县令大人啊!否则老婆子我就饿死了哟!”这位年迈的老婆婆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

官员点了点头,朗声道:“大家放心,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到了,马上就给各位发下去,让大家都能吃个饱!”

“多谢大人...”

这边谢奕寻见到车队入了城连忙放下手中的事上前迎接,但见为首之人穿着一身胸前绣着云雁的官服,谢奕寻赶忙行礼,“下官恭迎大人。”

“免礼免礼。”光禄寺少卿董青生道。

“大人一路劳顿,请稍作休息一番。”谢奕寻领着董青生进入县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