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节(1 / 2)

加入书签

“可是…”陶鸢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别可是了,快走吧!”白溪硬拉着她出了门。

正好对面的学子都开始熙熙攘攘的出了县学准备回家,陶鸢环顾四周,指了指对面悄声道,“对面走在一起那三个人中身穿玄色衣衫个子最高那一个就是祁修。”

白溪看了一眼,见那人眉清目秀,面目良善,她小声问白溪,“阿溪,你觉得那个祁修怎么样?就是玄色衣衫那个。”

白晚这才明白了今日阿姐带她出来的真实目的,她悄悄看了一眼,羞恼道,“阿姐,都说了我不想嫁人。”

她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好啊,为什么要嫁人啊?像阿姐一样天天操心家里的开支甚至是全县的生计、温饱,她哪里做得到?

陶鸢闻言捂嘴一笑,“阿晚,姑娘家年纪到了都得成婚啊,一直留在家里不成老姑娘了?”

白晚撅着嘴哼道,“我就要当老姑娘。”

“咯咯,阿晚,你见谁家的姑娘不成婚一直留在家中当老姑娘的?”陶鸢笑着问道。

路上,陶鸢又向白晚介绍了一些祁修家中的情况,上面有两个姐姐,家中良田二十亩,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祁修本人也是文采出众,在县学里经常被先生夸奖,对下一场的乡试也是比较有把握的。

白晚只低头静静聆听,她要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吗?她不知道。

县衙近日都不忙,谢奕寻将白溪准备好的年礼和他书写的家书一并派人送到驿馆,再由驿馆的人送到南江县家中。

临近过年了他得选个吉日‘封闭印信’,然后再去村民家中访贫问苦,体察民情。虽然大多数知县都是派了手下人去走个过场就行了,谢奕寻却打算亲自去一趟,道听途说永远比不上亲身经历来得真实、深刻。

白溪回了家,将今日见到祁修的印象给谢奕寻说了说,“看着还是挺端正良善的。”

“阿晚怎么说?”谢奕寻将白溪揽到身边坐下。

“阿晚也没说看没看上,只说她还不想成婚。”白溪无奈道。

谢奕寻轻抚着白溪如瀑布般柔顺的长发,“不急,阿晚年纪也不大,咱们先观察观察祁修再说。”

“好。”白溪应道。

谢奕寻又拿起桌上的历书翻了翻,指着腊月二十这日对着白溪道,“后日诸事皆宜,就后日‘封印’吧。”

“好。”白溪点点头。

“阿溪,‘封印’后我想去村里走访一遍,体察民情,你要一起去吗?”谢奕寻看着她问道。

“当然。”白溪靠到他的肩头,上次他进京赶考两人分开这么久,她偷偷难受了好久啊,以后她都不要和他分开了。

“好,你准备一下路上需要的东西,‘封印’仪式过后咱们就出发。对了,记得带上蚊虫散,你皮肤娇嫩,蚊虫一叮就得鼓一个大包起来。”谢奕寻温声道。

“知道了。”白溪心里甜甜的。

腊月十九,清闲了好几日的县衙连续迎来了两个催要工钱的案子,都是赶着回家过年东家却拖着工钱不给。

“大人,草民是城北平安镖局的镖师李大山,眼看着年关了兄弟们都要回家过年,东家却一直不给工钱,手中没钱,咱们如何回乡啊!兄弟们大多家中上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手中没钱,一家人别说过年了,连活着都难啊!”

谢奕寻宽慰道,“李大山,你放心,这事儿本官定为你做主。来人,去传平安镖局的东家。”

“是,大人。”两名衙役领命。

就在众人等待的这段时间,又来了三人告状,“大人,草民三人都是牛角村人,跟着王元义一直在各个村子里接盖房子、修院墙的活计,草民三人给他干了三个月的活却一文钱工钱都没拿到,眼看着大家要领工钱回家过年了,这王元义竟然躲起来了!四处都找不到,草民恳请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谢奕寻保证道,“放心,你们大家的工钱本官绝对帮你们要到手,让大家都能回去过一个好年。”

接着又道,“牧卫,你多带几个人去将这王元义找出来。”

“是。”

镖师李大山见这几人也是来状告老东家的,顿时觉得几人同病相怜,悄悄小声道,“兄弟,咱们都是一样的啊!这些东家可真是黑心啊!自己过年了大鱼大肉的吃着,可不管手底下这些人会不会饿死。”

时胜看着李大山这魁梧得像头牛一样的身板,有些怀疑,“你也要不到工钱?”

就这大高个子,东家也敢不给工钱?不怕挨揍?

李大山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兄弟,你是干啥的啊?”

“我跟镖的,东西南北到处跑。”

“那你干这个危险不?会遇到土匪吗?”

“遇到过两次,但是咱们人多,他们不敢来抢。”

……

几人在堂下聊得热火朝天,直到衙役带回了平安镖局的东家赵雄。

“大人,被告已带到!”

“好,升堂。”

时胜几人跪在旁边看着这个同样魁梧的东家,终于明白这东家为啥不怕挨揍了。

“威...武...”衙役们将廷杖敲得邦邦响。

赵雄连忙跪好,“草民赵雄拜见大人。”

“赵雄,有人状告你不发工钱,可有此事?”谢奕寻厉声道。

“回大人,确有此事。但是我也是有难处啊!从洪灾以来我们镖局就接了两趟镖,根本没赚到什么钱。刚好昨日有个客人让我们走一趟镖,送上门的银子我当然想接住,可是兄弟们却都想着回家过年,不愿意接,而且还让我把工钱给他们结算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