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4章(2 / 2)

加入书签

涌泉岛第一个开发出了专业的矿用版本,能够让矿工毫不费力的进行采矿与搬运、并且不会失衡倒地。

它的确大大减轻了劳动压力,让每个工人只花十分之一的力气、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就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毕竟矿区的开采需求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每个月都有一个定额交付的量。在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是假期了。

可当时年轻的罗素没有预料到……涌泉岛的工人们,并不是获得了每个月二十天的自由休假时间,而是超过半数的人因此而失业。

后来,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型号的民用外骨骼。而发展到最后,崇光岛还开发出了更新的应用模式……他们将驱动力脆弱、却有学习能力的机仆与外骨骼结合,完全优化掉了底层劳工。

尽管原本人们的工作,就被机仆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但培养出一个机仆的成本毕竟还是挺高的……要经过精挑细选的购入、耐心的学习培养,在锻炼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正常使用。可以说,一个培育好的机仆比雇佣来的员工要值钱多了——服从力高、不用支付薪水、学习能力强、不会犯低级错误、可以无限加班、不会跳槽、更不会想要取而代之。

很多店里使用的机仆,其实是店主自己培养了很久的家用机仆……就比如说狼音的机仆“希”就是家用机仆,她只是在酒吧里兼职而已。

可有了外骨骼之后,哪怕是一些可能会对机仆造成损伤的、原本由高度义体化的工人进行的工作——比如说搬运货物、装箱卸货、灾难救援,也开始被配装了强化外骨骼的机仆逐渐取代。最终,失业潮还是卷回到了崇光岛。

而这次的浪潮,最初就是罗素的一个念头引发的。

那时罗素才彻底意识到,为什么始终没有人开发出这种简单的技术。

并非是所有的发明家都不理会民生需求——百年以来,一定有着意识到这件事的聪明人。

但是他们太聪明了、太有道德了。

在分析之后,发明家们意识到了一旦这技术被比他们的才能要次一级的“改良发明家”们看到之后,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们最终选择了沉默,没有发表这种发明。

人口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变成无码者。而无码者又会带来社会的动荡。

他们肯定能意识到,这是必至、终至的未来。

但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将这必至的未来尽可能的拖延一些时间,至少让自己、让自己的孩子们还活着的时候,不至于卷到这种浪潮之中。

萨莉鲁斯就明白这一切。

所以她才会极力阻止罗素将自己的名义与这种外骨骼绑定——按照罗素原本的计划,它应该叫“罗素装置”,是后来被萨莉鲁斯阻止之后、它才被叫做“行走辅助装置”的。

如果是现在的罗素,他肯定会明白它将会带来怎样的新世代。可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天才学生”,当年才只有十八岁的少年罗素、他并不理解自己的“伟大发明”为什么会带来这种后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