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2 / 2)

加入书签

但好在他从日落后就开始睡了,时间够长,断断续续的,也睡足了时辰,还是十分精神的。

辰时一到,考官们便又开始下发第二日的考卷。

今日考得是诗词和经义。

经义是解释书本中任意一段话的含义。这也是陆秋成擅长的,没什么难度,他做得很快,优先把这一门给做完了。

至于诗词,陆秋成的诗词做的普通,在麓山书院算不上拔尖,也就是中上水平。

他先按照要求在稿纸上做了一首,感觉比较一般。后又冥思苦想,做了三四首其他的。最后比较一番,取了一首相对最好的誊抄到试卷上。

这诗词虽然没什么精妙的句子,但平仄对仗都没有问题。如此这般,就算是合格乙等以上了,这诗词的考试也不至于太拖后腿。

第二日的卷子陆秋成还是率先完成的,仔细检查之后,他便将试卷提前交了,一心只准备着第三日的时务策。

今日有几个考生大约是昨日着了凉,开始发起热来。虽然不至于不能考试,但昏昏沉沉的,卷子答得也打了折扣。

好在到了晚上,气候倒是没有昨日那么冷了,那些考生们便还是坚持了下来。

毕竟读书多年,左右不过还剩一日,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写完!就算发挥的不好,但万一中了呢?也好过回去重读两年再考吧?

饶是陆秋成这种准备的比较充分之人,到了第三日的时候,也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他整整啃了两日干粮,第三日看到那些干粮胃里就反酸水。

不过为了有劲答卷,陆秋成还是忍着吃了早饭。待第三日的时务策卷发下来,就连忙读题,开始在稿纸上答卷。

时务策考得是论时务的对策。陆秋成一看,今年的题目是针对赈灾的对策。

去年大晋朝府城一代风调雨顺,但北面却天灾不断。大批农民没有收成,还是靠着贵人们的赈灾粮活过来的。

去年细雨斜风先生的《梦中游》影响了一批王孙贵胄与有钱人家,短暂的解决了灾粮问题,还得到了晋文帝的赞扬。

此事大晋朝内的读书人人人皆知,因此看到这时务策时,大多数人便直接把那《梦中游》相关的事情写了进去。说要多鼓励有钱人捐款,以解决灾民问题。

但陆秋成看到这题目后,却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是农民出身,对种地吃饭的事情比一般的书生们都有心得。

一本《梦中游》只能影响这些贵人们一时,却无法长久的解决民生问题。百姓民生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善心之上?

于是陆秋成想了一会儿以后,开始在稿纸上写下自己的见解。

从田地如何耕种,乡下土地如何交流开始,点点滴滴十分细致。又将农民们所遇的实际困难写了出来,并针对这些困难写下了可能的解决方式。

与民生之事,陆秋成早就有一番心得。此次看到这时务策的题目,简直如鱼得水,将自己之前所想的全部写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了好大一篇。

这一次的时务策,因为想说的太多,他做得比前两日都要慢。直写到了中午,才将自己想说的东西全部写完。

陆秋成再看看手中的稿纸,不禁有些汗颜。他写得实在太多,字数都超标了。

他连午饭都没吃,只喝了两口清水,又重新检查了一遍。将一些不太紧要的部分先删去了,留下最最重要的对策,誊写在了时务策的卷子上。

第三日的考试,他再不是第一个交卷了,一直写到了快到申时,才全部誊写完毕。

这个时候,考场里许多考生已经交卷离开了。陆秋成这才收拾了东西,把试卷交给考官,跟在官差后面走出了考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