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2 / 2)

加入书签

二人皆道,“是,定不负娘娘教诲。”

又叙了几句,内侍官来宣说宴席已备,还请贵妃挪步。

于是浩浩荡荡又往园内殿宇中去,只见春光慢至,新鲜点缀其间。

那楼阁相对,山水俨然,真可谓仙宫宝境一般,元春便赐此间名为‘大观园’。

到了正殿,筵席大开,贵妃归座,贾母、王夫人随身相陪,有李纨、凤姐侍在左右。

因得知大观园中原有匾额乃宝玉所题,因此传了笔墨纸砚等,让众姊妹并宝玉贾环二人各自作出一匾一诗来,方不辜负此景。

现下宝钗不在,三春中唯有探春诗才在另二人之上,但也亦难与黛玉相较,自然是她为冠。

贾环是最不擅作诗的,一是从未在此学上用心,二是他上辈子学了许多古今朗朗上口之词,唯恐一时不妨作出相同的来,反倒不好了。

只是今日娘娘要求作诗,也是避无可避,便勉强提笔作了一首交差:

月朗清辉

摇光筑星原,朝华别新晖。

无所敬芳园,唯才学有微。

春莺托凤與,日月梦何违。

秀水抱明山,文章与烛堆。

等几人的诗都奉上去给元春看过,果然赞叹,“还是黛玉之作更胜一筹。”

众人常日便知黛玉才华,如此结果也是心有预料,宝玉听娘娘赞了黛玉,比自己得了赏还高兴。

“往后姊妹们便往园中居住,不可过于约束了。”又说道,“虽如今姨妈在京中自家住着,但永宁侯府中并无女眷可处,也请薛家妹妹同住方好,也可看顾一二。”

贾母等人皆点称是,谢贵妃恩。

元春又传下口谕道,“宝玉自小在女儿堆里长大,若一时分离了恐不能安生。环儿体弱需得静养,园中景致妙奇,确宜调理身子,他二人也一同进去。”

外面有贾蔷领着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张罗,有内侍传话说娘娘点了《豪宴》,催着快快唱演起来,便连忙上妆上台。

元春又赐了酥酪玉羹等给宝玉、贾环、贾兰,一时宴间热闹非常。

那名为龄官的小旦,因戏唱得好,贵妃甚是喜欢,除了一应赏赐外又另赏了她些荷包金锞子等物。

不多时又有内侍禀告,“赐亲之物已经齐备,还请娘娘示下。”

元春看了说好,于是一一分派,便命赐下,众人忙接礼。

贾环得了笔砚一方,贡墨二匣,金银锞十锭,金银珍玉项圈各两个。

其余人也皆按例有赏,有表礼清钱,也有宫缎美酒。

老太太、太太房中及各处奶妈婆子丫头,并东西二府中凡向大观园中劳务之人,也都赏了钱下去。

将近酉时,便有大明宫内侍官卫轲来迎元春回宫。

因十分不忍,众人又落下泪来,但到底是依依不舍的别了。

元春辞别老太太、太太等,上了與车起驾而去。

余众只得相送,又一面宽慰贾母王夫人,出了园子归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