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2 / 2)

加入书签

贾环才好的第二日,贾母便接了史湘云来园中小住。

可巧众人都在月蜃楼赏花,一时她来了,更是热闹非凡。

探春笑道,“我说她来得巧,正说要起诗社呢。”她拉着史湘云坐下,“再少不了你的。”

“好呀,你们起社也不叫我,若不是老太太接了来,我竟还不知呢。”史湘云佯装生气去挠探春,李纨又去拉扯,“哪里少得了你,今日高兴,咱们今儿就作来。”

正巧,贾芸因这几日在大观园中种树侍弄花草,因偶得了几株珍贵的白海棠,开得十分纯白,便央三四个丫头送了来,还有一个帖子。

帖上先给贾环请了安,又说这时候因怕冲撞了姑娘们不好过来,所以不能亲见。偶然栽得白海棠四盆,长势极好,便奉与父亲赏玩。

那几个丫头抱着青瓷花盘来的时候,众人都道是好花,便说以它为题。

贾环一向不好作诗吟词,便在蔷薇花架下躲懒,“我是不会作诗的,负责监场也罢了。”李纨也说好,又让迎春惜春限韵。

“彩绮,把韵牌匣子抱来。”

又让拿出几份纸笔来给他们,贾环监场也不严,不一会儿就躺在凉榻上睡着了。

次日贾母、王夫人几个知道她们起诗社顽,又让拿了二十两银子作日常使费。

贾环午后去给贾母请安,正好王熙凤也在那里说话,“老太太好。”

“环儿来了,正说呢,娘娘从宫里赐了两件衣裳出来,有一件正合你穿。等会儿带了去,另一件给你二哥哥。”

“谢老祖宗。”

凤姐还笑说,“从前都说老太太疼我,如今瞧我可比得上哪一个呢。”

众人正在顽笑,周瑞家的打了帘子进来寻凤姐,先给屋内众人请了安,又与凤姐道,“刘姥姥来了,这回带了好些瓜果菜蔬,也难为她,大老远背了这些东西来。”

贾母好奇道,“哪个刘姥姥?”

凤姐便说与老太太听,贾环虽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这一连两三年都没听闻过,差点都给忘了,如今听凤姐提起才想起来。

这一家也是本地京城人氏,祖上也做过一回八品小官。

因与王家同姓,那当官的便与王家连了宗,认王夫人的父亲作了侄儿。

如今那人也早去了,家里只余下他的一个孙子,便是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

几年前刘姥姥曾经带着孙子板儿往荣国府来过一趟,“因为实在艰难,我想着常日里咱们家逢年过节还要作好事,往外面散一些钱。”

“她既然来了,怎么好叫空手回去的,少不得给了些银子。却不想几年了她还记得,这回又送好些东西来给咱们。”

凤姐说完又叹了一句,“怪道人都说我该积德行善呢,从前便是散再多出去,何曾见过回来的。”

贾环听了这半筐子话,突然发现,自己和刘姥姥竟然是一个辈分的……“啊?”

屋内其余人听到贾环疑问的声音,便都朝他看过来,“环儿怎么了?”

“没事……前儿先生留的功课有些难,一时想入迷了。”

贾母还说,“你这孩子,读书也忒刻苦,身子才好怎么也要歇两个月才缓得过来呢。”

“哎呀老祖宗,你还不知道我么,如今已经是歇得不能再歇了。”贾环坐到贾母身边撒了会儿娇,哄她高兴。

“既然这样,真难为她大老远的来了,便留下住几日。”贾母点了点贾环的额头,“我正少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说话,跟这几个小冤家,成日里也说不上什么好的。”

屋内人也都笑了,凤姐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