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社会不稳定,那里的经济和教育都不太好。

但偏偏昌宁人口又众多,所以文人书生并不少。

可即便如此,那里曾经也出过不少人才,虽没有状元,但榜样和探花各有一名,扬名天下的二甲进士也好几位。

直到百年前,昌宁闹了一次□□,遍地饿殍,惨绝人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背井离乡。

本就落后的经济与教育受到重创,书院学堂纷纷关门,甚至连府城最有名的书院都变卖了学田房产,人去楼空,先生学子们四散求生。

饥荒渐渐过去,但其影响延续了几十年,书院重开,然不复往日,学子数量骤减。

多年之后,昌宁学子数量恢复了,教育水平依然落后,纵然朝廷进行了扶持,并派了不少学官过去,但收效甚微。

毕竟大环境受限,再努力又如何拼得过人才济济的燕京府和苏水一带。

顾父叹了口气,“近百年,莫说一甲,二甲都没出多少。”

“时运不济,这个黄仲生怎偏偏赶的正巧,就不能早三年或晚三年吗!”

顾父问:“黄仲生会试成绩如何?”

叶如尘说:“第二。”

顾父诧异,“居然第二?”

“也对。”

顾父点了点头,自问自答,“太差的话,殿试排榜他的卷子也不可能被阅卷大臣送到御案上。”

过了一会儿又开始骂骂咧咧,“那混蛋一定在看到会试结果时就打定了主意,殿试场上转一圈,他心中已有思量,故意让你跑题呢。”

叶如尘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缘故,一个状元对湘荆不算什么,但昌宁错过了或许还会再等上百年。

一个状元,对昌宁的万千学子来说是希望也是激励。

顾父还是憋屈得慌,哼哼道:“可六首状元容易吗?莫说百年,三百年五百年都不一定会再有。”

“行了。”

顾母拍了拍他,“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再想有什么用?”

在家中停了两日,叶如尘又到来云怀书院,拜访山长和各位先生。

叶如尘到时山长正在讲课,一见叶如尘扔下讲义就走了,学生们各个伸长了脖子张望着。

山长和数位先生将叶如尘团团包围,左看右看,像见了新物种一样,惹得叶如尘哭笑不得。

山长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书院骄傲。”

未来的几天,叶如尘往返于各饭桌之间,还被知府叫过去聊了聊。

不久后,他们一家老小又回了杨家村。

村长带着众人夹道欢迎,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但没一个敢介绍哥儿姑娘的。

团子和杨小天春上考过岁试,成为了秀才,但两人根基都不牢固,准备沉淀几年再下场考举人。

在村里呆几天,叶如尘形式地去见了县令,县令早已经换人,之前的王县令被调到了其他地方。

回来的路上经过五里镇,叶如尘驾车来到了胖哥猪肉摊。

胖老板今日份卖得差不多了,正想着要不要提前收摊。

“老板,五花肉还有吗?”

“没了,这有一块...”

胖老板突然哑声,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叶如尘,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叶如尘微微一笑,指着案板上一块肥瘦匀称的,“那要这个吧。”

胖老板迟钝地点头,“哎,好。”

半晌突然思绪回神,“小叶大师!”

“不是,叶,叶探花,不是,叶老爷,叶大人!你回来了!”

叶如尘笑着点点头,“嗯,回来了。”

“突然这么称呼我好不习惯,和以前一样便好。”

胖老板激动又紧张,“五花肉有的,屋里还有,才杀不久,很新鲜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