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1 / 2)

加入书签

摸宫女呈上的被褥。

元公公将被褥打开,露出内里的棉花, 圣上看后,嘴角浮现淡淡的笑容。

“众爱卿,都看看吧。”皇帝将棉纱线放回锦盒, 挥了挥手。

元公公将其转交身侧内侍,内侍带着棉纱线走下台阶, 随宫女一同展示给各位大人。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上前围观,议论沸腾。

太傅问道:“元公公,方才说此纱线为‘六十支棉纱线’,六十支从何说起?”

元公公笑了笑,为大家解惑,“六十支,代表一两棉花, 可制成六十根长一米的纱线。支数越高,代表纱线越细, 制成的布匹纹路越细密,面料越精致光滑、轻薄柔软。”

“原来如此。”众人听罢恍然大悟。

太辅赞叹道:“这六十支已是极细,若织成衣物,上身应该足够舒适了。”

“陛下,叶大人的贺信可要现在看看?”元公公又问圣上。

圣上颔首,“念来听听。”

“遵旨。”

元公公将信封拆开,随后缓缓开口:

“陇州贫苦,臣亦清徒,今陛下寿诞,臣无珍宝以奉进。”

“年秋末,三亩棉桃笑口开,得棉花一仓。冬日天寒烈,臣专为数床被,入京赠陛下。陛下日理万机,恤国事,不可因此废寝。棉花衾不盈丝锦,亦柔且温,愿陛下好眠。”

“臣借笑口棉桃之景,祝陛下笑口常开,福乐绵绵。”

元公公一脸开心,上前几步喜道:“陛下您瞧,这里有一幅秋日棉花采收图。”

圣上展开画图,一幅惟

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工笔画映跃纸上。

“哈哈,不错不错,此物极合朕心意。”

太傅问道:“陛下可说说,棉花是什么模样?”

圣上心情愉悦,随即拿着棉花图走下高台,展颜道:“来,众卿同赏。”

“长得如此喜人,一眼望去如云似雪。”

“跟木棉桃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但这高度正好,采摘方便。”

“元培,信中还说什么了?”皇帝问道。

“回陛下,叶大人计划大范围推行棉花种植,想请陛下赐一道恩典,免了陇州二十年内种植棉花的赋税。”

元公公提前看了内容,有些哭笑不得,拿出第二页信纸念了起来。

其内容先是可惜这次收获的棉花太少,不足以制成华美布匹送给圣上,然后列举了棉花的种种优势。

前面种种铺垫,只为最后求得一个减免赋税的恩典。

“好个叶如尘,真真一幅能言会道的好口才。”

皇帝回到龙椅上,对座下众官员道:“免税之事,尔等如何看?”

户部侍郎率先说道:“陛下,棉花才刚出现一年,其种植还未成形。叶知州心系百姓是好,但臣以为,区区几亩地的棉花,不足以为其开特例。”

“几亩地?元培,说说产量。”圣上淡淡道。

元公公敬道:“回陛下,据统计,平均亩产量在260斤左右,三亩地共产出近800斤,剥离棉籽后得纯棉花300斤。”

“按叶大人预估,余下的棉籽明年可种植50亩左右,如果产量稳定,无病无灾,五年便可扩至数十万亩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