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0(1 / 2)

加入书签

如尘举荐许良工进京入国子监研究院,虽然不是正式进研究院有官身月俸的那种,那能在那里学习就已经是半只脚进去了!

要知道许良工今年才十六岁,又专长在此,加上叶如尘亲自教导,将来的成果绝对比研究院里现在这几个半路出家的高。

许父看着陈山长递来的帖子,脸上精彩万分,一言难尽。

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翌日报刊上的调侃就反转成了“求其他二十九人的心理阴影面积。”众人纷纷喷饭。

大家都很兴奋,湍水学院的老师们激动之余压力山大,上神坛光荣,一旦掉下来可是会被喷得很惨的。

湍水学院今年招生早就结束了,现在却有无数人嚷嚷着要送孩子进湍水学院。

陈山长连忙发声明让众人冷静看待,不要冲动行事,又言许良工本就聪颖,是个偏科天才。

学院老师开了一场会,最后一致决定,明年小学一二三年级扩招,四年级往上限制插班生。尤其是初中部,可以有交流生来学习,但想正式插班必须经过严峻考核。

本来湍水学院的教学模式就和别的地方不同,而初中部都是大孩子了,若为童生试专门转学过来,能不能适应都两说。

京城的殿试也早早就结束了,除许良工外,今年研究院再添新人,叶如尘又选了两名进士。

其中一名进士,乃一甲第三,也是为探花,叶如尘挖人的时候朝中吵翻了天。

当初成立研究院的时候,朝臣就知道叶如尘被允许从各种地方挖掘人才,但大家都不以为意。

结果现在各部门紧缺人手,让大家眼睁睁看着一位探花被拉进那玩意儿似的研究院,怎么可能!

大家直言让叶如尘从三甲末里面随便挑几个就不错了,无论如何不能打一甲的主意!

几位大臣肺都气炸了,在大殿上喷得口水四溅,叶如尘嫌弃地抹了把脸,等皇帝抉择。

皇帝扶额,让问探花本人意见。

“陛下圣明!”几位大臣鼻子抬老高,一副胜者姿态。

谁料那名探花知道研究院是干什么的之后,屁颠屁颠跟了叶如尘,并且两眼放光,“叶大人,久仰大名,你就是我追求的榜样!今日能得一见,钟某此生无憾!”

叶如尘儒雅地笑了笑,对面几位大臣差点背过气去。

“恭贺我院再添新人!”

酒楼内,叶如尘举杯庆贺,包括许良工在内的六人整整齐齐。

研究人才贵精不贵多,目前他们几人的小团队刚刚好,毕竟都是新人,再多叶如尘就照顾不过来了。

——

赵淮宁离家已久,父母也记挂万分,此次茂石俊中榜返乡,他也顺路与茂石俊一道回去。

临走前,赵淮宁特来与顾青辰道别,他如今看起来整个人都沉稳了许多。

赵淮宁知道谢宁死讯的时候,心情复杂,想起那日在马车内场景,想起那人一颦一笑,又恍惚了好几天。

谢宁的死不但对萧呈渊打击重大,也影响到了赵淮宁,成了他心中一结,他反复问自己,问顾青辰,是不是他害死了谢宁?

顾青辰只能安慰他不要乱想,回去之后,赵淮安和茂石俊也一直在开解他。

今天看来,赵淮宁好了不少。

赵淮宁说起了当初那一卦,苦笑道:“叶大人算得还真是准,是我迷了心窍。”

顾青辰拍了拍他的肩膀,“事情都过去了,回去好好看看你爹娘吧。”

赵淮宁点了点头,与顾青辰拜别。

一年后,叶如尘听赵淮安说,赵淮宁与茂石俊成了婚,兜兜转转这两人还是在一起了,顾青辰有些许感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