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4(1 / 2)

加入书签

不像是同一个人的腔调了,听上去哭的意味比唱的更重。

荆白确实也隐约感觉到了一些,只是因为他听到的时候,唱词已经唱到了四月,前三个月主要靠白恒一复述,因此感受不如对方明显。

这时被白恒一一提,荆白心中一凛。

不止这个,方才的第八声锣响也不对劲。

明明唱到七月的时候,就已经在门口了。这个送葬的队伍却不进来,只管往下唱到八月……

荆白心中警惕顿生,低声应道:“我现在就去开门——我们最好不要让他唱到十二月。”

白恒一也是这个意思,应了声“好”,两人不再停顿,荆白走上前去,用力拉开了院子门。

白恒一瞧不见,荆白却不禁呼吸一滞。

村子里的夜是漆黑的,但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这里没有人造的光源,却有天上的月亮洒下的银辉。虽然光色偏冷,但今晚又格外清亮,足以让荆白看见门口究竟站了多少人。

太多了,多得都数不清。

穿着白色孝服的人密密麻麻站了一地,把出门的路全都堵死了。

这些人站了好几排,月光虽然清亮,却究竟不是白天。荆白只看得见第一排的人的脸,但就这样看,也足够看清楚了。

月光照着他们的脸,个个都是白惨惨的,再加上身上的白孝服,简直混成一片色。五官还都是画上去的,荆白乍一看,觉得长得都差不多,再仔细一看还真是一个样!

眼睛鼻子嘴,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很敷衍。线条极简单,在如出一辙的圆脸上勾一勾画一画,眉梢眼角都是向下的,是一张张哭相。

体型更是薄得不成样,光看肩就知道,都是纸片儿。虽然看着人多,但后头这些显然就是来充数的。

黑漆漆的夜仿佛无边无际,白茫茫的纸人站了一大片 ,但这些都不是最显眼的。

最显眼的,是一口巨大的黑色棺材。

夜里这么黑,黑色的棺材,原本也不那么容易被看见,但它所在的位置实在是让人无法忽视。

这口棺材,正正好好地摆在院子大门口。

荆白和白恒一一打开门,就站在了它面前。

棺材两头,一左一右站着一个人,和后头那些只穿孝服的人不同,这两个人浑身的打扮是标准的披麻戴孝。

他们的身形也和后面的不同,左边的略矮,右边的却高大,和荆白差不多,体型也是正常人的身形。

荆白的目光从他们俩脸上一掠而过,再看了一眼身边的白恒一。

白恒一此时脸的“纸”感很明显,只是五官高低错落的轮廓还在,他又没有眼睛,就使得非人感降低了许多。

但棺材旁边这两个人就并非如此了。

他们虽然也被画上了五官,但是脸是平的。惨白的脸因为没有轮廓,看上去宽而扁,像一个圆圆的饼。

眼仁不会转动,也不眨,却并没有看着人,而是直勾勾地目视前方。

棺材左边那个稍矮的人拿着一口锣,右边这个,则撑着一个比院墙还高的巨大的白幡。

如果不出所料,唱词的应该也是这个打幡的人。

荆白这才仔细瞧了瞧这个幡。幡的主体其实就是三根竹竿,一根笔直的竹竿高高竖着,两根短的横放交叉,挂了一大块白布在上面。

白布上画了些黑色的花纹,花纹中又写了两行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