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 / 2)

加入书签

比起秦始皇更是好多了?还是什么别的?

秦始皇:朕寻思着,朕也没有乱编周朝吧。

——所以是。

能力不行,拉踩来凑?

嬴政一脸黑线,只觉得无语,而且将秦朝延续下去千秋万世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与此同时。

两行水墨风格的文字,缓缓在天幕显现。

——这是东汉初年,王充所著《论衡》。

《论衡·谢短篇》:

秦燔五经,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

【这里说,秦时焚烧五经、坑杀儒士,是“五经之家”都知道的。所谓的“五经之家”,即为当时研究讲述《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经书的经师们。】

诸子百家:好,变了。

诸侯国君:好,坑杀儒士了。

秦始皇:好,好的……

——五经之家所共闻也,

真会说!!!

【由此可见,在东汉初年的这一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是官方所认可的儒家经师们的共识——他们众口一辞,一致认定了此事。】

秦始皇:“……”

不知道为什么。

突然就感觉自己被欺负了。

秦孝公:过分,真不是东西!

秦国的国君们,开始在弹幕里讨论“如何把汉朝弄没掉”,与此同时,汉高祖刘邦正在默默地窥屏。

——他现在还不是汉高祖。

刘邦:“……”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挺危险的。

天幕之上。

先前的《论衡·谢短篇》消失。文字,又替换成了《论衡·语增篇》——

传语曰:秦始皇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传语”是对经书的解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形式,会使用义理、也会使用史实。】

【从王充《论衡》的这一句之中,我们可以得知,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是被写进传语的。】

【而卫宏在《诏定古文尚书序》里记载的“议瓜坑儒”的故事,应当便是当时出于解释经书的需要、而被写进“传语”的诸多历史故事之一。】

众:好家伙。

前面是写“秦燔五经,坑杀儒士”。

这里,直接点名秦始皇了。

他们现在算是完全完全地看明白了。

秦始皇“焚书”,是确有其事。

而“坑儒”,则是一段伪造的历史。不仅伪造,并且还是三重伪造。

从《说苑·反质》开始,西汉初年的方士们编造出来这样一个故事,用来自吹自擂、游说权贵、博取禄利。

至于第二个版本,则是司马迁将《说苑·反质》的内容,改造写进《史记·秦始皇本纪》。对于事件的真伪,未曾严格地鉴别。

第三个版本,便是《诏定古文尚书序》。这是东汉初年,儒学经师们加工编造出来的。开始直言秦始皇“坑杀儒士”。

苍穹之上,天音作出细致的总结后——

【真实的“焚书”,虚假的“坑儒”,由此编造合成了一段伪史。】

【东汉初年,儒学经师们之所以这样编造,是为了将儒家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为儒学的“国教化”制造舆论。】

【两千余年以来,秦始皇始终蒙受着种种诬蔑不实之词,“坑杀儒生”便是至为典型的其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众人缄默无言。

秦始皇,则是傲立看着穹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