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1 / 2)

加入书签

。藏种与处理,这都是为了保持、增强种子的生命力。】

儒家的诸位弟子,围坐在一起。

他们熟读《诗》,在其中的《生民》篇里,就有写到古人进行选种、浸种。

这都是在播种之前进行的。

对于他们来说,《诗》中所描述的时代,要更为久远一些。

到了他们这里,自然也有类似的措施。

所谓的“收藏种子”“种子处理”“保持与增强种子的生命力”,大概就与“浸种”差不多吧。

西汉,氾胜之也看着天幕。

他们现在对于种子的收藏、处理,也有了很多的研究,并且将其记载下来。

氾胜之: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总结了!

【在古代,人们发现种子的含水量太多,或者是环境湿度太大,就会引起种子的发热与变质。五谷种子,凡是受了潮湿、郁热的,就会发不出苗,即便是出苗了,也很快就会死掉。】

苍穹之上,云层间的光幕里,倏然出现一些巨大的、龙飞凤舞的水墨文字。

《齐民要术》:

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

【浥郁的五谷种子无法发芽,就算是发芽了也会很快死掉。】

【所以我们用来收藏种子的环境,必须要保持干燥的状态。还有在收藏之前,需要进行一个“晒种”的步骤,把种子里的水分去除。】

【比方说是麦种,它就特别容易长虫子,必须要把它进行曝晒,而且要晒得非常干燥。同时,可以伴随着艾草等药物密封储藏。】

各时空,人们疯狂地记笔记、抄作业。

不能让五谷种子“浥郁”,否则会容易死掉……

要保持干燥、还要暴晒……

还有艾草等药物的作用……

【种子收藏好了,等到播种之前,还要拿出来进行一些处理。】

【首先是水选,去除浮在水面上的秕粒杂物。后来,又发展出泥水选种、盐水选种。】

【在水选之后,就要进行晒种。】

【从我们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晒种”这一措施,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气性、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提高细胞液的浓度。由此,播种之后,种子的吸水能力就会增强。发芽也更为整齐。】

【这也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再次听到“现代科学”,这些历史时空里的古人们已经对此有了一点模糊的概念了。

还有这些水选、晒种的方法。

它们都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天幕介绍的流程也非常明朗、清晰、直观。

增产!又可以增产了!

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代,包括秦汉时期的两位皇帝亦是如获至宝,珍而重之。

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

每个人聚精会神,一点细节都不想错过。

【水选、晒种之后,就是浸种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更容易早出苗、出全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对水稻种子进行这种“浸种催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水稻催芽达到“长二分”的程度,而其中的早稻只要谷种“开口”露白。如果是麻子,就在雨水多的时候催芽。雨水少的时候,就只要浸种就行,不等它发芽。】

【这些,都是古代的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的经验与成果。】

各时空,人们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