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1 / 2)

加入书签

也!大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啊!

不要竭泽而渔啊!!!

【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每年的生铁产量还只有两万吨至两万五千吨。这些生铁,绝大部分用来生产铸铁产品。至于熟铁、钢,则是主要依赖从瑞典进口的条铁。】

吴王夫差:我笑了。你们的熟铁、钢,还要依赖从其他地方“进口”啊。

因为天幕上出现了瑞典、英国以及熟铁与钢的组成动态地图,熟铁与钢的标志,由瑞典移动到了英国。所以“进口”一词马上解码了。

吴王夫差:我们春秋末期,就有熟铁和钢了!

这是实话,他们春秋晚期自己本来的冶铁技术,其实已经可以算是炼出钢了。

有些厉害的铁剑,几乎就是钢剑!!

【17世纪开始,人们已经在不断地尝试使用另外一种炼铁的燃料,那就是煤炭。】

【1709年,亚拉伯罕·达比在科尔布鲁克戴尔铁厂尝试使用焦炭炼铁,获得了成功。】

光幕之上,依然时常显示着:

亚拉伯罕·达比(Abraham Darby)

科尔布鲁克戴尔(Coalbrookdale)

如此等等,对应的文字。

春秋战国各时空的人们看着这些歪七扭八的符号,渐渐地也看习惯了。

甚至还能认一点点。

墨子:你们十七世纪才开始使用煤炭吗?真的假的?还是说才推广使用?

欧冶子:焦炭又是什么炭?

【焦炭,是由煤炭经过高温干馏所得的产物。也就是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挥发性产物逸出之后,残留下的不挥发产物,就是焦炭。】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焦炭冶铁法,它所炼出的铁,含有的硫黄等杂质太多。同时,这些铁的质地也很脆,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使用。】

欧冶子默默地,将焦炭的制造方法记下来。

干将莫邪也默默地记下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世界上冶铁使用焦炭,最早的实例在于南宋末年。

天幕之上,银灰与黑色的焦炭,呈现出不规则的块状,它们拥有大小不等的气孔结构。

看起来,质地也十分坚硬。

【1735年,达比之子改进了焦炭冶铁法。】

【这种改进后的焦炭冶铁法,是在冶铁的时候加大鼓风机的风力,以此提高熔炉的温度,同时还有把生石灰等催化剂与铁矿石混合,防止金属在融化的时候变质。】

【焦炭冶铁法,它的发明与改进是冶金行业的一次重大革命。】

碧空的光幕之上,出现了一台鼓风机的结构动图,上面还标示着汽桶等部件。

鼓风机运转着,不断地运转着。

动画里有熔炉、生石灰、铁矿石……

伴随着布灵布灵的音效,天幕之中出现了亮晶晶的生铁,如同游戏奖励一般。

【不过,因为焦炭冶铁的成本挺高,所以它推广出去的速度十分缓慢。直到1760年,木炭依然是中西部各郡铁厂大量使用的燃料,冶铁中心希罗普郡亦是如此。相比于数量稀少的焦炭炉,木炭炉也仍旧处于主导的地位。】

【直到1761年,约翰·斯米顿发明了带有汽筒的鼓风机,大幅度提高了炼铁的效率与产量,再加上人们对生铁的需求量的增长,焦炭冶铁法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了。】

【在鼓风机改进以前,高炉每星期只能生产十吨至十二吨的生铁。鼓风机改进以后,高炉生铁的产量,则增长到了每星期四十几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