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了沉思,喝这么多水,这跟我们大夫说的好像有点不一样啊?

那我们听谁的??!

天幕之上, 以扁鹊为首的医学讨论群里, 顿时因为这“每日喝水量”而炸开了锅。

消息、弹幕, 满天飞。

不管怎样, 还是有很多人认为, 喝水量的多少应当结合自身的体质,以及脾胃的受纳功能。

如此方得决定。

像是水液的代谢, 涉及脾、胃、肺、肾等诸多脏腑,功能协调, 则调节水液运行。

合理适当地喝水, 确实能补充人体对于水液的需求, 也可以协调脏腑的功能。

不过,如果过度饮水,也可能会对人的脏腑造成负担,不利于水液的代谢、吸收。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宜大量喝水的体质。

比如气虚、阳虚、痰湿体质。

这些体质的人,机体脾阳亏虚、气化失常,津液不能有效吸收、代谢。

倘若大量饮水,可能会出现胃脘胀满、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医学讨论群:99+

虽然是在天幕直播进行时,但春秋战国加上秦汉之际的人很多,你一言我一语——

很快就把聊天群、苍穹弹幕,

尽皆填满了。

他们对天幕直播具有相当程度的信赖,相信这些说法,但也同样会思考、会辩证看待。

毕竟,事物与学问在发展中有起有伏。

正如他们可能有些东西比不得上古时代,两千余年后的世界,也未必全然是正确的。

不过,关于“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1700ml”“成年女性1500ml”的后世饮水量标准——

依然,被大家记录进书籍中去。

同样地,有人觉得这喝水量多了,也有人觉得它少了,因为大家的状况不尽相同。

至于这“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也被各时空记录在册。

黔首:饮料是什么?无所谓,我会喝白水!

某一时空的天幕之下。

秦始皇气定神闲地饮了一口茶,他看向天幕的视线里,沉静中带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灼热。

其实这“养生之术”,他期待已久。

没有仙丹、没有灵药,没有蓬莱、方丈、瀛洲的仙人,没有引路与指点。

唯有在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这些,听起来倒是挺容易的。

秦始皇:不错!

朕觉得离“健康长寿”又更近了一步!

另一个时空里。

汉武帝也不约而同地,端杯喝了一口茶水,继而一脸兴致盎然,看着迢遥碧空。

仔细想,这些“准则”都不难!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现在天幕讲述的要点,已经过了大半。

如果直播的后面,依然是这种程度的要点,没有出现什么过于离谱的条件——

汉武帝:那朕长生有望啊!!

几百岁!!!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几百岁!!

我们要得不多,跟彭祖差不多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