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2 / 2)

加入书签

碳酸钠就是纯碱,是冬天盐湖里捞出来的东西。盐在大雍管得严, 盐湖就更不是寻常能靠近的。因此, 楚霁也着实是废了一番功夫,才顺利买到了盐湖里的碱。不过如今就好了, 沧州盐湖握在他自己的手里,等到了冬天, 想捞多少捞多少!这当然是后话。

氢氧化钙呢, 来源于生石灰加水。为此,楚霁特意派人在大雍各地寻找收购石灰石的矿洞。可这个矿洞却给了楚霁无数的灵感和惊喜。

石灰石, 是制作玻璃的材料,是炼铁的溶剂,也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材料。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将石灰石矿洞利用到极致的楚霁深以为然也。不只是走遍天下,就连穿越也没带怕的。

思绪回到当下。楚霁这次要做的,却是更为简单易得的草木灰皂。原料都是现成的,草木灰直接从厨房的灶膛里扒拉,熬好的猪油厨房里也有的是。草木灰液当中含有碱,碱和油脂作用,就会形成高碳数脂肪酸盐和醇,简称肥皂和甘油。至于盐水,是用来提高肥皂硬度的,暂时也用不着在意那么多,楚霁便不想再多加浪费了。

但总不好去祸祸厨房里做菜用的锅,所以楚霁干脆在厨房旁边的空地上,让人搭了几个临时的灶台。

草木灰液是一早就过滤好的,十斤的草木灰和十二斤的水混合,过滤之后得到了草木灰液。原本的草木灰液因为还含有些许的杂质,所以呈现出黑灰色。现在已经静置了一个白天,杂质沉入底部,上面清澈透明的液体部分就是楚霁所要用到的碱液了。

楚霁先是指挥着侍从将碱液和杂质分离开来,分离出来的碱液差不多还剩下十斤。将碱液放入敞口的陶器中,随后便是生火加热,蒸发碱液中的水分,提高碱的浓度。

几个侍从小心翼翼地往灶里添柴,纪安则在一旁拿着册子记录。楚霁曾经兼职过的生产肥皂的小作坊,也全都是倚靠现代科学仪器进行加工生产的,并不需人为操作去控制浓度。但现在可不行,没有精密的仪器,楚霁只能将所使用的柴火数量记录下来,方便后续在肥皂厂里进行批量生产。

至于如何测试浓度,楚霁能想到的只有鸡蛋浮水法。每隔半盏茶(5分钟),楚霁便将生鸡蛋放进碱水中,看其是否能漂于水面。

如是重复了数次,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当楚霁再次将鸡蛋放入液体中时,这一次,鸡蛋浮起,在水面上悠悠地打了个转儿。楚霁不由得松了口气,浓度够了。

他连忙吩咐道:“熄火。”又转头看见纪安朝自己点了点头,表示已经记录清楚了,楚霁勾起唇瓣,点了点头。

随后便是让碱水稍稍冷却至温热。趁着这个时候,楚霁又赶紧将熬制好的猪油隔水加热。之所以决定使用猪油,主要是因为“便宜”。当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便宜,而是相对来说,猪油已经是大雍现存的所有油脂中最便宜的一种,也可以说几乎是唯一一种,毕竟其它的动物油脂更是少见。

至于植物油,大雍确实早有提炼之法,就是将白苏压榨出油,但白苏本身含油量就少,再加上压榨技术的不成熟,所以很早之前就被淘汰了,楚霁当然也没有将其纳入考虑之内。至于芝麻和油菜这两种后世最常用的榨油作物,楚霁目前没有发现。大豆倒是有,只是无论他用什么样的方法,一百斤的豆子,都榨不出十斤的油。楚霁知道,大豆之所以能在后世成为“油料之王”,全都要仰赖电力带动的榨油机,绝非人力畜力所能及。因此,他也只好“望豆兴叹”了。

好在,楚霁名下的农场里就养着大大小小的猪。别的不说,单是沧州西郊农场里,就养着上万头成年肉猪。如今的西郊大营里,王震等人的每日任务已经完成了从剪羊毛到杀猪的转变,随后再供给到东郊大营和普通的市集上。这样一来,每日产出的猪油也不在少数,除去每日吃的,还有集市上卖的,剩下的也够肥皂厂进行生产了。猪油为原料做皂的产量不低,一斤猪油至少能产两斤肥皂。

油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