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6(1 / 2)

加入书签

传早膳吧。您的这个朋友,也许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儿。”

行叭,被看穿了。。。

楚霁自暴自弃,干脆一手支颐,看着手中的画纸——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心术不正”,这幅图看着怎么那么像两人相拥呢?

难怪秦纵昨天下午看个画都脸红。

罢了,罢了。小混蛋到大营去了,这周又要轮值,下次再见就是半月之后了。到那时,再说吧。

*

沧州的水利工程修缮开展得如火如荼。

宽阔的护城河联通着沧州城外的两条江。只待水闸一开,那涛涛江水便会奔涌到护城河中,形成一道横亘在沧州城前的屏障,彷如天堑。

沧州城墙的重修工作业已完成,东城城墙显得尤为高大壮阔。城墙上风吹旗动,猎猎作响。

楚霁与杨佑一同下了城墙,来到护城河旁。

“大人请看,工匠正在建造水窗。”杨佑将楚霁引到护城河边上,让楚霁看那人来人往的排水口。

“这就是你说的秘密武器?”楚霁问道。

先前就引不引江水进护城河,两人发生了好大一番争论。杨佑认为,引江水进护城河,是最便捷,也最能让这条护城河发挥军事防御作用的法子。楚霁却担心,若是暴雨之时,江水倒灌进城,又待如何?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杨佑退步,说是给他半月时间,看能否找到两全其美之法。现在,还果真是让他找到了法子。

杨佑点点头,也

不在意脚下的泥土,将那长袍一撩,走到水窗旁解释起来。

“这水窗分为三个部分,大人现在看到的是出水口处的外闸门。里头还有沟道和进水口处的内闸门。闸门都是单向的,只能向外,不能向里。若是护城河内的水位高于水窗,则借河水之力将闸门关闭;若是护城河中水位尚浅,则反之借沟道中的水力将闸门冲开,向护城河中排水。”【1】

楚霁听了杨佑的解释,大喜过望:“杨先生果然大才。”

杨佑却摆摆手:“这也是参考先人留下的文献,属下才能根据沧州地形进行设计。”

“杨先生啊,有时就是太过谦虚。”楚霁笑道。

实地考察完这水利系统,楚霁心情大好。回衙门的路上,楚霁不慌不忙地悠闲散步,顺便体察一番民情。

秋收农忙,街上的人倒不是很多。凡是见到楚霁的,也都笑着招呼一声:“楚大人。”楚大人时常到街上关切询问他们的近况,他们已经不会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诚惶诚恐地跪下请安了。

楚霁没什么架子,朝他们点头致意。若有谁是他散步时常遇见的,他也回应一声:“大娘,又来摆摊啊!”

“是啊,自家腌的小咸菜,很是爽口,大人要不要买些?”大娘脸上满是热情,向楚霁推销着自己的咸菜。若不是楚大人明说了,他要以身作则,绝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大娘都恨不得将这一坛子都送给楚霁。

楚霁笑着摇头:“不了,家里也腌了咸菜。您家里收成怎么样?”

那大娘脸上的笑容更止不住了:“今年收成很好。还要多谢大人,把今年的农税降到十五税一(6.7%)。”

“收成好便好。今年减税,是为了让你们家里多些余粮,好过冬。今年冬天冷啊。”楚霁提前打下了预防针。

“是,往年农税一交,咱们连口热粥都喝不上。今年就能吃上大米饭了。”大娘没有听出来楚霁的意思,自顾自地笑着说话。

楚霁自己说得含蓄,便也没指望大娘警觉起来。反正他还会颁布政令下去的,也不急在这一时。

他又同周围的人聊了几句,便转角走到了另一条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